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钒酸盐以其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发光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材料的基质中。本论文以Ca9R(VO4)7:Eu3+荧光粉为研究对象,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稀土钒酸盐荧光粉,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荧光粉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发光性能的研究,以及Sm3+离子共掺敏化三个方面。(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9Gd(VO4)7:Eu3+荧光粉,并探索了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9Gd(VO4)7:Eu3+荧光粉的最佳合成工艺,结果显示:最佳烧结温度为900℃,最佳烧结时间为8小时,pH控制最佳的范围为6-7,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的摩尔比为1.5时为最佳掺入量,适量的分散剂PEG能够改善样品的分散性、提高发光强度。(2)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荧光粉Ca9R(VO4)7:Eu3+(R=Y,La,Gd),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激发光谱在200-370 nm范围内具有VO43-基团的宽带吸收峰和370-450 nm范围内Eu3+离子的f-f跃迁激发峰;发射光谱中,荧光粉能够在近紫外光到蓝光范围内有效的激发发射出红光,并能有效的发生VO43-到Eu3+的能量传递,该激发波段能够与近紫外光、蓝光LED芯片相匹配。此外,发射光谱中Eu3+离子620 nm处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占主导地位,表明Eu3+在晶格中处于非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上。研究发现该荧光粉不发生Eu3+的浓度淬灭现象。(3)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9Gd(VO4)7:Sm3+和Ca9Gd(VO4)7:Eu3+,Sm3+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Ca9Gd(VO4)7:Sm3+的荧光光谱中能够观察到Sm3+的特征激发和发射峰,而在Sm3+-Eu3+共掺的荧光光谱中我们几乎没有观察到Sm3+的特征峰,且共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表明Sm3+-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Sm3+对Eu3+具有敏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