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脑室内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成人脑室内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明确成人脑室内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诊疗,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成人脑室内出血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成人脑室出血患者中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脑实质内血肿量、糖尿病史、中线移位程度、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术、入院后GCS评分、脑出血部位、侧脑室外引流、有无急性脑积水、腰大池引流等因素与继发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关系。其中单因素观察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观察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105例成人脑室内出血患者,其中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患者51例(占48.57%);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实质内血肿量、高血压病史、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术、中线移位程度、有无急性脑积水及脑出血部位对脑室内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后GCS评分、糖尿病史、侧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引流等对脑室内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实质内血肿量(OR=3.112,95%CI=1.146~8.449,P=0.026)、急性脑积水(OR=3.268,95%CI=1.176~9.080,P=0.023)及脑出血部位(OR=4.622,95%CI=1.016~21.020,P=0.048)是脑室内出血继发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论:(1)成人脑室内出血患者并发慢性脑积水占比高;(2)脑实质内血肿量、急性脑积水及脑出血部位是影响脑室内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多肽通常是指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后形成的化合物,在生命体中分布广泛并且有重要的作用。多肽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与蛋白相互作用的方式调节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具有对
目的:1.检测乙硫氨酸腹腔注射C57BL/6孕鼠是否可以引起胎鼠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_S)的发生。2.从C57小鼠中提取原代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并进行培养、鉴定,为研究乙硫氨酸引起神经管畸形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3.通过研究乙硫氨酸对神经干细胞功能的影响,初步研究乙硫氨酸在其引起的C57BL/6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
[目的]探索头颈鳞癌低氧微环境及肿瘤间质中SRGN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索头颈鳞癌低氧微环境中,CAF分泌SRGN影响肿瘤细胞CD44表达的作用机制;探索头颈鳞癌低氧微环境中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探讨甲状腺功能对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盛京医院第二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
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文本是英裔美国作家苏吉达·梅西(Sujata Messey)的神秘小说《禅宗的态度》(13-15章),苏吉达·梅西(Sujata Messey)以创作神秘小说而负有盛名,多次获得奖项。如今,她仍笔耕不辍,在孜孜不倦地创作。《禅宗的态度》主要讲述了一位古董店的女老板雷伊·志村高价购回的一个箪笥,却是一个赝品,随后她遭遇很多麻烦的故事。最后雷伊总结出用智慧的力量和禅宗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HBsAg定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感染科就诊并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
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行以养带种,牧农复合的新型种植结构。黑龙江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值得大力提倡农牧复合的新型种植方法,因此本文提出农牧一体化这一种新型种植方式。传统的养分测量手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不适合农牧一体化种植方式对养分测量需求,而高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玉米冠层氮素的快速无损检测。本文以农牧一体化中的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作为试验依托,以德美亚一号玉米冠层作为本试验对象,利用高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脂肪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能力及诱导后细胞增殖与迁移的能力;探究miR-29a对视网膜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期为视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pin,Vaspin)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INS-1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以及Vaspin是否通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环氧化酶抑制剂对急性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敏化的抑制作用,检测痛觉敏化大鼠脊髓内COX-1和COX-2的表达。方法:(1)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n=8),即生理盐水组(NS组),芬太尼组(F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氯诺昔康组(L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除NS组外,其余4组建立痛觉敏化模型,即皮下注射芬太尼50μg/kg×4次,间隔时间15min。P组、L组、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