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格局。少数民族艺术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部分。然而,当前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艺术门类和种类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因而培养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者成为当务之急。
幼儿期在个体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应该在幼儿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的艺术,从小培养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者。此时,幼儿已经做好了接受少数民族艺术的心理发展准备。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也有利于解决“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①这一时代命题。
本文首先探讨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幼儿教育的关系问题,论证了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尤其强调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
然后,采用田野调查法和自制问卷调查法,对调查点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幼儿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社会资源、幼儿园教育传承和幼儿家庭传承的现状进行评述和分析。再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和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6.0来分析双江县中心幼儿园101个少数民族幼儿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的认知情感和能力水平现状,以此来反思当前双江县少数民族艺术的幼儿社会教育传承、幼儿园教育传承和幼儿家庭教育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幼儿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有良好效果,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必须将社会教育传承、幼儿园教育传承和家庭教育传承紧密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