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经历了从直觉形态到制度层面的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本上处于城市形态研究与实证主义研究阶段。鉴于我国特有的意识形态和管理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1980财政包干制到1994年的分税制,政府始终扮演着经营者而非管理者的角色,大量的资本(尤其是土地)都控制在政府及国企手中,因此,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分配从根源上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助经济地理学、社会学、制度学等相关理论,选取吉安市作为样本城市进行研究,分析其城市空间演变的特征,剖析影响吉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空间发展态势进行预判,进而提出吉安市城市治理对策。吉安市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吉安,吉安已步入工业化时期,就业机会增加、人口集聚明显、商贸物流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围绕工业布局开展,使得城市的开发成为单纯利益驱动下的商业行为,企业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联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这种单纯追求最大利益的模式,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势必导致城市无序蔓延、环境恶化、城市问题日益凸显,而这些都将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吉安市样本城市的研究总结出当下城市发展的合理方式,最终将经验运用在和吉安类似的城市上,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提供新出路。本文的研究思路:以空间演化-特征总结-动因分析-态势预判-策略思考为核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展开。通过对吉安城市空间变迁的时空过程进行整理,分析其在快速城市化、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空间演化特征、动因、规律、态势,最终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