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策略研究——华佗再造丸出口案例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健康观念转变,医学的目的由治疗疾病转为维护健康,西方医疗体系由于日益突出的药物毒副作用、耐药性以及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等问题举步维艰。因此需要一种更实用、经济而人性化的医疗模式,人们目光纷纷投向替代医学。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防病、治病经验的结晶,正迎合了这种需求。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药用植物和天然植物原料贸易年增长在5%—15%之间,中国的中药属于天然药物范畴,这给中药出口贸易带来了契机。  中国的中药产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然而中药产品的对外贸易中并没有显示出其应有国际竞争优势,并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改善中药产品的出口困境和中药产品出口不利格局,提高中药产品在世界植物药市场占有率,促进中药国际化的进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中国中药贸易现状,文章中搜集了近几年中药产品出口的数据资料,从中药产品出口总体概况、出口地域概况和出口商品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药产品的出口现状,发现中药出口存在诸多问题: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占有率很低,出口产品多局限于亚洲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中成药无法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医药市场等等。通过对世界植物药市场分析,总结出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东西方文化差异形成中药出口的文化壁垒;东西方对植物药产品界定不同限制了中药出口;技术性壁垒成为中药产品出口主要障碍;中药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魄力。最后,提出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的策略: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中药质量标准、控制与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双边或者多边谈判;中药企业要高度重视开拓国际市场。  国家宏观政策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难免有些滞后,对改善和解决中药产品出口问题短期内很难显现。由此,本文选取华佗再造丸出口做案例分析,从微观角度来探析中药产品出口策略,运用国际市场营销理论分析了华佗再造丸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华佗再造丸的4ps营销策略。希望通过对华佗再造丸这一案例分析,给奇星药业下一步出口策略制定以指导作用,同时对其他中药产品出口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城市化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城郊城市化作为整个城市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其特殊规律、现实困境以及应对战略、配套政策进行研究则是非常必要而有意义
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更多地转向了以观念、文化、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国家形象、国际影响等为基础的软实力的竞争。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多样化的施工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从材料来看,清水混凝土具有多种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提升了土建工程
文章以2015—2020年主管部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申报和入选的数据入手,对地方出版单位主题出版策划的路径、特点进行分析,着重从策划的角度为地方出版单位做好主题出版提
在来稿中说 讲话是干部的必备能力和基本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干部的素质、水平、作风和精神状态。 某些领导干部,好讲官话、套话、老话、废话,讲的尽是原则性道理和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高新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转归及管理的现状等发病动态和疫情,通过分析该院2011年采用以社区卫生服务站督导肺结核患者服药、结核病定点医院发现、诊断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本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介绍了中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其次,揭示了人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与发展是实行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组织实行人本管理正是基于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组织的主体,是组织管理的中心这三个基本出发点,并论述了组织实行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再次,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人本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并对人本管理的层次结构、条件、方式,以及作用机制等分别做了理论上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市场运行中,结构、产品的换代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对现代职业岗位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面对的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新经济中,人要生存,组织要持续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人力资源的职业化管理。 本文着眼于现代社会发展中,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该走向何方?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人力资源
当前科学技术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相互融合,将多种学科中的复合型技术加以整合,形成综合性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学科.作为机械制造的核心内容,自动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北京市的车辆大幅度增长,由此对北京市的交通也产生了巨大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