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房价就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京津冀地区协同战略实施后,如何保持住宅市场稳定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协同战略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住宅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除了传统的影响因素:供给、经济、政策等以外,随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地区间的相互作用也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京津冀地区住宅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研究地区房价联动效应的文献多数以全国为范围,大部分是以副省级城市或大中城市为样本,对某一区域内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较少,京津冀地区内的房价联动效应文献仅有两篇。因此,本文着重于协同战略后的房价波动,先分析京津冀地区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城市间的溢出效应,接着测度京津冀地区房价联动效应的波动方向、效应程度大小。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阐述了住宅价格及住宅市场发展状况,针对京津冀地区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政策、经济、人口、收入、地区间相互作用和个体因素等对房价有影响。第二,将各个因素对于某个城市房价的影响,及对周围城市溢出效应的程度进一步量化分析。以2006年-2017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某个城市的人口、经济、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对其本身房价有促进作用,而对周围城市的房价有抑制作用;一个城市土地供应的增加对其房价有抑制作用。推断出人口和产业在京津冀地区内有虹吸效应,对空间依赖较强。第三,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房价联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间的房价波动存在方向性:北京对周边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有引领作用,联动效应只存在于相邻城市之间,廊坊作为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对于周边城市房价也有引导作用。第四,对北京辐射周边12个地级市和环京11个县区的联动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距离越近的地区受到的联动效应越大,但是利好政策对环京地区的房价有更大程度上的影响。最后,从加快产业协同升级、加大经济适用房等的投资建设、细化优化地区政策和消除信息不对称性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期望能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调整和优化京津冀地区城市布局和人口密度,稳定房价,使京津冀地区住宅市场能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