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炭黑对玻璃纤维表面着色工艺的探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xu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比重低、耐腐蚀、强度高、模量高等一系列优异特性,是性能优良的常用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类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成形性和绝缘性优良等特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工电子以及其它民用领域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的玻璃纤维多为银白色,其复合材料制品也为无色透明,色调比较单一。为了使玻璃纤维的外观性能得到改善,满足客户对产品色彩的需求,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需要研制开发不同颜色的玻璃纤维产品。根据玻璃纤维的结构特点、制备工艺和使用环境,结合化学纤维的染色方法,本课题分别选取氯化铁和炭黑作为着色物质,采用浸染和在线涂覆工艺对玻璃纤维进行着色探索。选用氯化铁溶液作为染液,通过浸染工艺对纤维进行着色实验。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染液中的Fe3+与纤维表面浸润剂膜层中的有机物结合形成γ-FeOOH,从而达到着色的目的;含氯化铁染液浸染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染温度80℃C、浸染时间2.5h、氯化铁含量百分比为2.5%;样品具有较好的水洗色牢度和耐温色牢度,可以满足制备复合材料的要求。制备含氯化铁的浸润剂乳液,采用浸润剂涂覆的方法,在玻璃纤维制备过程中实现纤维的着色。用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强力测试仪(复A0-3000CN)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氯化铁在浸润剂中仍以离子状态存在,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作为连续性玻璃纤维生产的浸润剂使用;含氯化铁浸润剂在线涂覆法可以实现玻璃纤维的着色,添加氯化铁的最佳质量百分比应为2.5%;着色样品的强度下降了约10%-25%,样品水洗色牢度较差,具有较好的耐温色牢度,在树脂中不会发生扩散,可以制备不同的复合材料。选取炭黑作为着色物质,机械研磨制备成水分散体系,对玻璃纤维布进行浸染着色。用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FESEM)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研磨72h的炭粉粒径分布比较集中,平均粒径在500nm左右,此时玻纤布的着色效果最好;水溶性炭粉的最佳质量百分比应为0.8%;样品具有较好的水洗和日晒色牢度,与树脂结合时不会发生扩散现象。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工程广泛开展,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但是在部分园林工程中,由于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管理不当,导致苗木成活率不高,整体观赏价
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中最重要的两支力量,但目前两支队伍之间形成合力还不够,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受到影响。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育人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西电视台广告倒计时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结构、工作流程,以及字幕机授时、广告时段自动键出、精确到帧的播出控制等系统中所用的关键技术。
<正> 目前代料栽培黑木耳,大多用锯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材料。而山区的木材被用作建筑材料后,尚有大量1~2cm粗的枝条未能利用,这种枝条在信阳地区就有几亿吨,如将其一部分
本文介绍了我国食用菌标准及标准体系情况 ,为质检人员、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参考。
<正>涉及学科的概念很多,也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如:学科、学科边界、多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跨学科是指交叉学科还是学科交叉?就有不同的理解和说
<正>黑木耳栽培原料主要为阔叶木屑。近年来,随着木材采伐量的减少,阔叶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因此,需要拓宽黑木耳栽培原料渠道,降低黑木耳生产成本。黑龙江省桦树、杨树等
对酶法、超声波法提取云芝子实体多糖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酶超声波联用提取云芝多糖的得率最高,达到4.98%,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条件:纤维素酶浓度1.5%,酶解温度
<正>一广播电视全台网络化制播系统的现状在2009年以前,国内大多数电视台全台网络规划建设模式基本都是先在前端建立一个全台制播网络系统,全台制播网络系统里包含有主干平台
以某乘用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其次评估排气系统疲劳耐久性与振动性能。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吊耳静变形和预载力分别小于5mm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