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髓核消融成形术与椎间盘内压变化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等离子消融术与椎间盘压力变化之间的量效关系,并观察消融后椎间盘髓核、终板形态学改变,探讨最佳的消融强度和消融时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月龄的实验用小型猪6只,平均体重22.5kg,雌雄不计,选取L1-S1共6个椎间隙进行消融,按消融时间的长短分不同时段测定消融后椎间盘内压,找出消融时间/椎间盘内压变化曲线。从不同消融组抽取2只动物处死后完整取出椎间盘,对髓核及终板进行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 结果:实验动物正常椎间盘内压24.45±1.04 mmHg,椎间盘内压力符合正态分布,P>0.05。椎间盘内压随消融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消融70s后椎间盘内压达到平衡,70s后椎间盘内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显示消融后髓核组织出现空洞,消融至120s时软骨终板完整,未见明显损伤。 结论:椎间盘内压测量可以作为等离子消融术中压力变化的监测手段,椎间盘压力变化与消融时间存在较明确的量效关系。消融70s时椎间盘内压力达到平台期,超过70s后椎间盘内压的减少不再明显,消融区域未见扩大,软骨终板未见明显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压疮(pressure ulcer,PU)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易发生的并发症,压疮的临床特征是久治难愈的慢性伤口,治疗时间长且花费巨大,国外报道,瘫痪患者的深度压疮治疗18个月才能愈合,治疗
目的: 1:探讨肝细胞性肝癌癌组织、癌边缘组织及癌以远肝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分布特点,以及微淋巴管密度与第一肝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2:探讨肝细胞性肝癌癌组织VEG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