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政策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中村”改造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以往的“城中村”改造研究,主要研究城乡一体化、“城中村”改造的模式等问题,即使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只是对政府政策及其行为边界进行了分析。所以,对于“城中村”的研究许多是从各方利益的角度考量,对于改造成功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很少涉及。本文基于社会福利原理视角,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最经济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理,以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为目标,提出建立有机联系的政策支撑体系,从而为“城中村”改造成功提供新思路。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宁夏盐池县团结村改造的实证研究,建立了政策支撑体系框架,对包括开发式就业、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地籍登记、村民社会保障机制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实证和讨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是:  1.通过社会福利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原理、最经济原理研究“城中村”改造机理。本文认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收益,投资商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村民追求经济收益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实质也就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需要。“城中村”改造应以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为目标,实现了理论上社会福利与“城中村”改造的有机联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城中村”改造的本质。  2.政策支撑体系建设是“城中村”改造成功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政策支撑体系特征分析,建立了开发式就业、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地籍登记、村民社会保障机制等有机结合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揭示了“城中村”改造不但是城乡一体化问题,而且是社会资源再分配和资源有效利用问题。  3.通过宁夏盐池县团结村改造的实证分析,论证了政策支撑体系建设是“城中村”改造成功的根本。
其他文献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美术能有什么用?”“我孩子考试又不考!”“将来我孩子又不靠卖画为生?”……这是社会、家长对美术课的普遍认识的现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状,其主要原因是家长、社会意识不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及美术教学内容没有发挥“学以致用”的功能。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事物的规律,将美术知识应用于今后的未来世界的设想和创造中。美术教育应该从家长意识、社会观念、学生评价、教材内容
期刊
随着国家“两基”攻坚工程的进行,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我所在的西藏藏北草原也与2009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地区的学生人数,师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亲自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4 月15日,重庆市委召开全会,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培育和发展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学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对高中政治而言,不仅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政治学习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因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