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学史传中的“甲寅派”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士钊一生三办《甲寅》,评议时政、申明主张,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周围也一度形成趋向一致、相互呼应的思想、言论派别,即“甲寅派”。由于和新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复杂关系,“甲寅派”亦进入了中国新(现代)文学史的知识谱系。处在“王纲解纽”的政治、文化环境之中,民国时期文学史对“甲寅派”的阅读和书写都是多元的,在众声喧哗之中保留了原初状态的文学史“甲寅派”书写面貌。本文通过全面考察民国时期文学史传中涉及“甲寅派”书写的文学史著作,梳理出民国时期文学史中“甲寅派”及章士钊的书写样态。正文以四部分梳理民国时期文学史传中的“甲寅派”:从历史现场出发,到新文学支持者笔下的“甲寅派”,再到论友笔下的“甲寅派”,再到左翼文学史家的书写——“甲寅派”文学-政治一元同构的开端。第一章回到《甲寅》月刊、《甲寅》周刊的历史现场,寻绎文学史丰富细节中的“甲寅派”诸多侧面,论证章士钊一贯的“论政”大于“作文”的倾向,以及调和折衷的姿态。以此为起点打通“从现场到史书”的脉络。第二章主要关注民国早期新文学支持者撰写的文学史。胡适最早将“甲寅派”纳入文学进化的叙事链条,用来指称《甲寅》月刊承载的政论文派。随后的陈子展、王丰园、伍启元等史家将《甲寅》月刊、《甲寅》周刊一并纳入视野,“甲寅派”开始被分出前、后,在文学史的叙事情节中扮演一正一反的角色。第三章主要关注同情章士钊及《甲寅》周刊的史家是如何书写“甲寅派”的。有代表性的史家是钱基博和王森然,他们把章士钊其文与其人相结合,进行了全面、立体的呈现。第四章主要考察阿英、郑振铎、李何林等左翼史家对“甲寅派”的书写,以及对新中国成立后新文学史书写“甲寅派”的影响。在他们笔下,“甲寅派”逐步疏离了来自历史现场的丰富性,曾经产生进步意义的《甲寅》月刊不再被提及,对《甲寅》周刊的政治化阐释成为“甲寅派”文学、政治一体化建构的开端。
其他文献
<正> 据香港《明报》报道,最近香港修订了《雇佣条例》。香港劳工顾问委员会一致通过,如因怀孕、参加工会活动或工伤期间等被不合理及不合法解雇的员工要求复职,劳资审裁处只
过程控制中的各个环节对控制都有影响,而最终环节即调节阀对过程控制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详细讨论了调节阀的各个参数如流量特性、放大倍数、压力降、执行机构与定位器、供
介绍了大连石化分公司气体分馏装置在原塔径塔板数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新型JCPT高效塔板进行扩能改造的情况.改造后,装置处理量提高了66.4%,.
数学“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中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合作探究交流的问题。数学“核心问题”直指数学学科本质、直切学生“最近发展区”、直击教学“最优化”。设置数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北山罐区扩建工程占地地形复杂,总图设计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通过多次勘查和分析,对工程设计进行了优化,使工程投资大为节省,又满足了生
汉语成语的翻译中较难的是其文化信息的传达。成语的翻译可以分为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英语成语的借用等,但各种方法皆有其不足之处,或在形式上,或在字面含义上,或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因其灵活性、移动性和快速接入性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国内外运营商都在加大WLAN网络的覆盖。WLAN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