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评估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全世界数量上升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多达40%的PTC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是否转移与疾病的持续、复发及进展相关。因此,对受累淋巴结的准确评估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来指导治疗决策,有助于临床判断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超声是评估淋巴结的首选检查方式,但敏感性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sonography,CEUS)能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前哨淋巴结造影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静脉超声造影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来评估PTC患者中央组淋巴结。方法:通过纳米粒度电位仪分析、显微镜下观察、体外和体内超声造影成像得出前哨淋巴结造影的最适浓度。PTC患者行常规超声及静脉或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检查并即刻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并根据FNAC结果来评价前哨淋巴结造影及静脉超声造影的诊断效能。随访手术病理结果来进一步评估中央组淋巴结的整体状态。结果:随着声诺维浓度的增加,PDI值逐渐增大,微泡总数增多,粒径离散程度增加。10%浓度组PDI值达到1.0但光镜下未见微泡团聚,且微泡粒径分布与2%、5%浓度组无差异,10%浓度的声诺维用于甲状腺内注射后,甲状腺整体灌注增强,灌注均匀,是前哨淋巴结造影的最佳浓度。前哨淋巴结造影呈灌注缺损或无灌注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3.9%,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基于前哨淋巴结的诊断评分系统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术后病理显示评分与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静脉超声造影灌注模式无统计学差异,而造影剂灌注分布及灌注达峰时间有差异,但诊断效能较低。结论:(1)甲状腺中央组前哨淋巴结造影技术可行,10%浓度的声诺维为最佳浓度。(2)前哨淋巴结造影可以提高术前对中央组目标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评分系统4分及以上作为高转移程度的诊断指标可以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提供可视化依据。(3)经静脉超声造影模式对于评估PTC中央组淋巴结作用有限,总体不如前哨淋巴结造影。
其他文献
<正>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具有季节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病例,死亡风险较高[1-3]。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及中国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干扰病毒的释放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4]。然而这种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可能产生耐药性[5-8],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治
期刊
采矿业是非洲独特的旗舰产业,也是非洲大陆许多国家日益增长的工具,例如科特迪瓦、南非、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加纳、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由于采矿业的本质包括大量的长期货币投资、巨大的潜在收入和微妙的政治问题,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矿立法确立了优先使用土地以及旨在促进和便利采矿活动的领土管理模式。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施了多项监管和
学位
第一章针对进展性结直肠腺瘤切除后远期再发的MicroRNA-194预测作用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miRNA-194对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再发的预测作用,为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定期随访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结直肠镜发现腺瘤并参与课题组miRNA与结直肠腺瘤研究的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近8年来有无复查结肠镜及复查结果、性别、年龄
学位
【目的】分析皮肌炎和多肌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现患率和分布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预后情况;分析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现患情况、临床特征、预后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1、我们使用美国住院患者数据库(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NIS),根据ICD-9编码确定了皮肌炎和多肌炎的诊断,纳入所有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我们统计了皮肌炎和多肌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
学位
【背景和目的】现实监控是区分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息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是维持自我意识的基础,既往针对慢性患者的研究已证实现实监控缺陷在精神分裂症中普遍存在,可能是疾病潜在的素质标记和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现实监控能力是否在疾病初期已出现明显缺陷,了解现实监控能力与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和刺激材料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描述现实监控缺陷在疾病发生发展连续谱中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使用DSM-IV定式
学位
研究目的:探究高密度脂蛋白及其胆固醇流出能力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是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公认的心血管保护因子,而胆固醇流出能力(CEC)代表的高密度脂蛋白功能近年来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功能在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相关
学位
【目的】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于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开展的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手术(laparoscopy-assisted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LAPPG)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整理和总结LAPPG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探讨降低LAPPG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状的有效措施。【方法】(1)回顾性分析自201
学位
目的:载药支架是目前食管恶性狭窄治疗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的载药支架因为非长效的载药方式,效果易受肿瘤微环境限制以及缺乏肿瘤选择性,所以难以达到长效保持食管通畅的目的。本论文结合材料学知识,拟制备两种多功能光动力支架。方法:1.通过酰胺反应和生物矿化的方法在白蛋白上装载光敏剂和二氧化锰,得到具有产氧功能的光敏纳米颗粒;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具有产氧功能纳米颗粒的可降解支架;通过释放实验验证支架缓释
学位
明清医学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在这一阶段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作对伤寒进行了新的阐述补充,如《通俗伤寒论》《伤寒大白》《伤寒辨类》等,且温病学迅速发展,涌现了一批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在治疗疫病包括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方面均有深入的临床研究。回顾明清时期中医文献探讨"辨伤寒,析温病""辨寒热,析表里""辨外感
期刊
目的:肠道菌群已被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关系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作用尚未研究透彻。口腔作为肠道生理腔道的上游,其菌群结构与肠道菌群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或多种唾液和粪便细菌诊断标志物并比较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单菌表达趋势差异,最后在细胞水平初步探索口腔致病菌生物学功能及机制,并为将来通过根除口腔有害菌来调控肠微生态进而防治结直肠癌打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