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越来越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普惠的休闲娱乐活动。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接收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在线旅游虽受热捧,却难逃消费投诉重灾区的命运。互联网为旅游营销宣传提供了便利,也难以规避网络谣言对旅游产业的阻碍。网络谣言传播,实质是信仰、信念的改变过程,经由口口相传、层级传递,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游客心中大打折扣,厌恶、抵触负面情感暴涨,直接影响游客出游、推荐行为选择,无形中为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平稳运行带来冲击。本研究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的态度理论,以江西游客到石牛寨景区自驾游遭砸车殴打的网络谣言作为背景,首先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情感、游客行为意向等变量间的概念模型;其次通过情景模拟的实验研究方法,检验在网络谣言信任程度的调节视角下,游客情感、游客行为意向的变化,以及政府干预补救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本研究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差异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假设,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积极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游客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二,游客积极情感与游客行为意向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游客消极情感与游客行为意向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第三,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向正相关显著;第四,游客情感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行为意向之间有中介作用;第五,网络谣言信任程度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情感之间、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行为意向之间起调节作用;第六,政府干预补救对游客行为意向有显著积极影响。基于上述实验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政府要及时辟谣,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企业要练强内功,有效树立品牌形象;游客要分辨真假,有效培植网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