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三维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岩土工程中,渗流-应力-温度-溶质的耦合分析已成为整个工程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其中的渗流-温度耦合分析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它是影响工程正常运转与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建筑工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石油开发、煤炭天然气开发、地热开发、地震预报与控制、地下工程以及核废料处理等领域。对于裂隙岩体而言,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因为其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然而对存在稀疏裂隙或大的断层的岩体来说,采用非连续介质模型(裂隙网络模型)进行渗流温度耦合分析在理论上应是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但是,与连续介质模型相比,采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对裂隙岩体进行渗流温度耦合分析研究才刚刚开始,将成为裂隙岩体研究的一个崭新的组成部分。针对裂隙岩体本身的特殊性,假设岩块本身不透水,水流只存在于由裂隙面组成的裂隙网络中,因此将基于裂隙网络的渗流-温度耦合分析看作是存在于裂隙中的渗流场、水流温度场和存在于岩体中的岩块温度场三者之间的耦合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了解当前裂隙网络渗流理论和温度场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首先从渗流-温度相互作用的二维数值模拟出发,分析了连续介质中考虑渗流热学效应的大坝工程稳定温度场;分析了岩体裂隙网络考虑温度影响的稳定渗流场;分析了考虑裂隙水流影响的岩体裂隙网络非稳定温度场。通过定性定量地考虑渗流-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分析三维渗流温度的耦合机理、模型建立以及数值计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三维裂隙岩体渗流-温度耦合分析是本论文的核心部份,从分析三维裂隙岩体中渗流场、水流温度场和岩块温度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机理出发,推导了三者的耦合方程,并从考虑耦合作用的单场数值计算开始,进而到两场之间的耦合迭代,最终实现了三场的耦合数值计算,达到了预期的目标。3.基于一定的基本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之上,最终实现了3-D CoupledSeepage-Temperature Program in Fractured Network程序的开发。4.将前面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应用到某实际工程中验证自主开发3-D CoupledSeepage-Temperature Program in Fractured Network程序的正确性,对该工程的坝基进行了裂隙网络模拟,然后对连通区域组成的裂隙网络和岩块一起进行了渗流-温度的耦合分析。就相同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对上游水头瞬降、上游水头不发生变化、上游水头瞬升和上游水头缓降四种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对于坝基而言,边界水头变化与不变化,水头变化的过程是否相同,从而得到的渗流场水头、水流温度值和岩块温度值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采用裂隙网络方法考虑渗流场、水流温度场和岩块温度场的耦合作用有一定的必要性,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自然部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自然部类志,如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志,它们独立设志,既有学科分类支撑,又富有科学发展内涵,特别是灾害志,旧志详记灾异,新志过略,也有过详,脱离学
当前第二轮续志自然部类记述,无论是编纂实践中的实务操作还是志书出版后的价值实现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难以体现作为志书内容五大部类之一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时代发
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志应该全面系统记载的重要内容。要准确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并从基础功能层面和衍生扩展层面两个维度去深刻认识地域
地域特色文化是志书中最能彰显地方特色的部分之一.四川省新方志特别是第二轮修志采取拓展志书编纂种类、多体裁并用、升格设置、浓墨重彩特色文化等形式反映地域特色文化,不
房地产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地域性强、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因此在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风险。目前,国内在中小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决策方面还没有形成-套比较全面系
孕育、发轫和发展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修志传统,具有农耕文明的本质特征和鲜明色彩.其中宗法制社会性质、小农式生产生活方式、教化式治理传统、乡土情谊、乡绅阶层是与古代
地理志是志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旧志与新志的地理志则有很大差异,当代志书启动编纂时,地理学界就提出以现代地理学科的观点编纂地理志.第二轮志书普遍重视对自然资源的记
"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的编撰是宁夏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和实践,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求,普及了宁夏地方历史知识."宁夏地方史话丛书"是叙事史的史书体例,具体形象地展示了宁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中国,各类大型工程建设以及一些基础性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挡土墙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工程,它以独特的优势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
平原地区水系纵横交错,其水流不仅受到上游来水的影响,还受下游回水项托的影响。传统的水文学方法一般不能考虑回水顶托的影响,而水力学方法能考虑回水顶托、闸坝及其他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