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理与病理学效应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是为害玉米的重要害虫,也是转BtCrylAb杀虫蛋白基因抗虫玉米的主要靶标害虫。自转Bt基因抗虫玉米在美国商业化种植以来,已经在全球广泛种植。在我国,国外公司以及国产的Bt抗虫玉米也己先后进入田间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阶段,并先后开展了Bt玉米生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工作,研究Bt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理和病理效应,探讨Bt玉米商业化种植后亚洲玉米螟可能对Bt玉米产生的的抗性问题的机理是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的研究了表达CrylAb杀虫蛋白的Bt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解毒酶、保护酶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Bt杀虫蛋白在玉米螟体内的时空分布动态,比较了人工汰选的对CrylAb杀虫蛋白产生抗性的玉米螟种群和敏感种群幼虫解毒酶和中肠蛋白酶的变化、取食Bt玉米后玉米螟抗、感种群中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克隆了2个亚洲玉米螟类胰蛋白酶基因,并比较了抗性与敏感品系的TPL-2的核苷酸序列变化,成功构建了TPL-2的原核表达载体。
其他文献
大豆根腐病是一类世界性病害,对大豆危害比较严重,白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研究,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化学防治在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在昆虫纲的系统发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类群。长翅目昆虫的胚胎发育也被认为是全变态类昆虫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本文采用扫
百合炭疽病是百合生产中危害很大的病害之一。2005年,百合炭疽病使得安徽霍山县部分连作地百合几近绝收,严重制约了百合生产。本文对安徽霍山县百合炭疽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
家蚕(Bombyx mori)血液型脓病,是由病原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又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