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外出视察、参观访问、出席活动、演讲回信中都表达了对青年的关心与厚爱,对青年肩负民族希望的殷切期待。在思想上引领青年的同时,围绕青年形成了具有时代价值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的青年观是在国内国际背景下,立足于现实,顺应时代而产生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了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青年观,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样性文明的营养,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的青年观是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自身成长经历的体会和总结,习近平的革命家庭背景和自身的知青生活、地方和中央工作经验为青年观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习近平青年观的内容多维。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将习近平青年观内容归结为四方面,第一是对青年的认知,从青年的特点和地位探讨为什么要重视青年的问题;第二是关于青年的成长,从青年的理想信念、学习实践、法治道德、创新创业、身心健康五位一体的建设来探讨培养什么样的青年问题;第三是青年的教育问题,从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来探讨如何培养和教育青年的问题;第四是如何开展青年工作问题,包括党委政府、共青团组织、高校及家庭和青年自身等主体的实践问题。习近平青年观具有广泛的传播路径。从青年观唯一发出者、主要传播者和重要受众者来分析。习近平通过走访校园、给青年回信和出席纪念活动和青年进行交流,抓住教育青年的机会,选择合适的教育情境,充分发挥出言传身教的作用,促进青年健康全面成长;高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党课党会、主题活动等语言媒介,校园广播和宣传栏等校内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和手机新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方式来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青年讲话精神;青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情绪情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观的传播。习近平青年观对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高校要发挥出教育青年的主阵地作用,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培养目标,发挥新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青年自身要对自己负责,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国家事业中实现个人理想。本文就是在这样的逻辑思维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希望广大青年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即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