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指定监护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11B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国民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对弱者的保护愈发成为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监护理念指导下,我国《民法总则》确立了遗嘱指定监护制度,此举体现出我国对弱者权益的重视和保护。《民法总则》29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立法者通过扩大父母遗嘱自由的方式,使被监护人能够得到父母的妥善安排,最大程度地延续了父母监护的优越性,因此遗嘱指定监护与其他监护方式相比更符合被监护人的利益。然而仅凭这一条文对遗嘱指定监护制度的规定仍旧过于宽泛,故本文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遗嘱指定监护制度现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独立完成了指出我国遗嘱指定监护制度问题所在、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域外相关制度、分析完善我国制度的必要性以及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等工作。我国遗嘱指定监护的适用对象包括未成年人和成年被监护人,据统计,我国0-14岁的未成年人约2亿4千万,15岁以上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还有一些其他未被统计的智力及精神障碍人。遗嘱指定监护制度与他们的利益保护息息相关,完善遗嘱指定监护制度立法对于其合法权利的保障和救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我国遗嘱指定监护制度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应当给与充分的重视。我国目前遗嘱指定监护制度立法存在体例设计类型化不足、具体内容不够充实以及配套制度不够完善三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保障被监护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立法目的,针对前述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应当对遗嘱指定监护制度体例进行类型化,对成年遗嘱指定监护和未成年遗嘱指定监护分别立法,这是进一步解决其他法律问题的前提;其次应填充制度内容,包括明确遗嘱的形式要件、增设生效要件以及加强遗嘱指定监护的程序性保障;最后应加强配套制度的设计,完善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内容并且构建监护监督机制。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森林培育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针对太谷县南山地区存在的生态脆弱现状,通过地类现状和立地质量分析,筛选了12个适生树种,以荒山绿化修复和景点绿化修复为途经,设计了8种造林模式,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使五期工程更好地承接前4期工程的成果。工程实施后,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和景观效益,推动区域内生态林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修复;荒山绿化;景点绿化;造林模式  中图
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不少中外学者都提出了诗画同源、诗画一体的看法,诗画互补相通,相得益彰,影响了诗歌绘画创作与文艺批评,也启发了艺术领域的不同方面。在翻译界,
近视、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巩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密切相关。与正常人的巩膜相比,在眼部复杂力学环境下,高度近视眼巩膜产生变形,导致眼轴增长,视力改变。研究巩膜的力学特性对揭示近视等眼部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报道中多采用轴向拉伸实验测试巩膜的力学行为,但该方法破坏了巩膜固有的弯曲度,且现有研究中大多为巩膜受到较大载荷时的力学性能,不能反映巩膜在生理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压痕法是测量材
‘新肥桃’(暂定名)为肥桃新品系,是从肥桃园中发现的用肥桃种子自然繁育的一优良实生单株。经大树多点髙接换头,连续多年观察,‘新肥桃’表现自花坐果率高,结果早,丰产性强,
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就是为了能够找出特许权价值与银行的风险行为是否存在着关系,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