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形象演变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士德在外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断被塑造的文学形象,从历史上十五世纪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到十六世纪进入文学作品,一直到二十世纪,浮士德题材依然被不同时代的作家写入作品,赋予浮士德形象不同的内涵,本文第一部分从时间的脉络,顺叙浮士德在历史上的演变轨迹。本文第二部分立足于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经典"浮士德"形象,追溯此前浮士德的形象演变,第一节,从历史人物到传说英雄,浮士德本是一个跑江湖的魔术师,他死后人们传说他用自己的灵魂与魔鬼作了交换,浮士德获得各种魔法,成为传说英雄,但是被基督教控制的上层社会所排斥,他使用魔法召唤《荷马史诗》中的人物,与美女海伦作乐,在文学作品里是一个宗教禁锢下的离经叛道者形象;第二节,从传说英雄到人文主义者,马洛将浮士德的故事改写成戏剧,浮士德与魔鬼签订用灵魂交换24年人生享受的契约,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实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财富、名誉、权力等一切人们对现世享受的追求,但是却无法在现世享受与宗教虔敬以获得灵魂安宁中取得平衡,成为一个悲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探索者形象;第三节从人文主义者到启蒙斗士,歌德将浮士德写成要求获得最高满足的启蒙时代理想的化身,浮士德成为德国十八世纪终极真理的追求者形象。文章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细致地探讨浮士德形象的经典化,这里以歌德创作的"经典"浮士德形象为考察对象,阐明浮士德如何成为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式人物,第一方面是思想层面,浮士德具有探索意识,自我否定意识以及追求终极真理的意识,这让他在思想上具备了启蒙理性时代对真理认识的思想准备。第二方面是形象的艺术提升,从艺术手法上,叙述方式,情节构思,戏剧冲突以及心理呈现手段方面,叙述歌德对浮士德的艺术性筑造,作者通过一系列手法描绘了浮士德探索真理的广阔人生历程。第三方面是形象的价值升华,笔者认为浮士德的形象代表了欧洲一直到十八世纪的时代英雄形象的顶峰;浮士德为哲学上的人类自我实现在宗教层面以及实践层面指明了道路。
其他文献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进行测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两组特质焦虑不显著。贫困生状态焦虑显著高于非贫困
随着小型无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对于能够提高和改善飞行器可靠性和生存能力的飞行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当飞行器出现故障时,需要飞行控制系统依据故障和损伤特性,迅速改
<正>案情简介:4年前,32岁的胡某与30岁的张某幸福地结合了。然而婚后张某总是悄悄采取措施,不愿意生孩子。张某不要孩子原因有二:一是认为要孩子是累赘;二是怕生孩子后体形、
随着城市化进程“增量”转“存量”的快速推进、电商消费的剧烈冲击、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许多处于旧城中的步行商业街面临着环境品质恶化、经营质量下降等重重困境。而
肿瘤已成为世界公共问题,癌症负担不断加重,充分挖掘传统医学的宝库,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方法及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中医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调控细胞自
<正>1我国淡水资源情况地球上淡水量占地球上总水量的3%,能直接取用的淡水量占地球上淡水量的0.3%。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据统
LED光固化技术因LED光源具有能量转换率和利用率高、不产生臭氧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逐渐成为目前光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适用于LED光固化技术的光引发剂的研究开发也成为
泰国外克鲁(wai khru)仪式是泰国最神圣的仪式,是学生为了尊重老师通过仪式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以及展示形式化的师生关系,外(wai)表示尊敬,克鲁(khru)代表老师,这两个词组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全书在讲述陕西关中平原上"仁义村"当中的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之外,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它既体现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已成为国家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战略,小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势而为,结合供给侧改革的任务驱动,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此促使河南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