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萘联苯型聚醚(砜)酮的复合及共混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二氮杂萘联苯聚醚砜和聚醚酮是本研究组近年开发成功的一类高性能工程塑料,是目前耐热等级最高的可溶性聚芳醚新品种。该种类树脂综合性能优异,已应用于许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为了拓展杂萘联苯型聚芳醚在增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文研究了钛酸钾晶须(TK)、短切玻璃纤维(GF)、纳米碳酸钙(nano- CaCO3)增强聚醚砜酮(PPESK)及聚醚酮(PPEK)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问题。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本文选用聚苯乙烯(PS)和ABS与PPESK进行溶液共混,对共混物的相容性、耐热性、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 本文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用钛酸酯(NDZ-201)和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处理钛酸钾晶须表面制备PPESK/TK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改善了PPESK与TK的界面粘结;硅烷偶联剂优于钛酸酯偶联剂,并以晶须重量的1%时为最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随着TK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TK含量为2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随着TK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提高。 本文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芳醚酮/钛酸钾晶须(PPEK/TK)复合材料。晶须表面用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形态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随晶须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拉伸强度略有下降。PPEK/TK复合材料的Tg变化不大;5%热失重温度(T5%)呈上升趋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选用短切玻璃纤维作为PPESK的增强材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用钛酸酯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处理GF表面制备PPESK/G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DSC和TGA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善了GF与PPESK的界面粘结;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随着GF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GF含量为10份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随着G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T5%都有所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看,硅烷偶联剂KH-560的效果优于KH-550。 采用溶液共沉析方法制备了聚醚砜酮/纳米碳酸钙(PPESK/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碳酸钙填充量对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用纳米CaCO3填充PPESK,起到了增强和增韧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具有优良物理、生物性能的防粘连的生物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羧甲基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铝铵双交联制备膜;通过细胞毒性试验、
易错点1混淆概念数与式涉及的概念有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实数、二次根式、分式等,如果不加以区分,很容易粗心地将题干看错或理解错,而导致在简单题上丢分.易错题1下
本文简介了SWOT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江苏省阜宁县的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中.在对阜宁县土地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剖析基础上,通过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分析、
本论文以合成含有咔唑单元的单分散共轭齐聚物为出发点,以构筑具有高效的分子内能量转移、电子转移及强发光性能的功能体系为目的,设计了线型、星型和树枝型咔唑齐聚物,并将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始终致力于在恶劣的信道环境和有限的频谱资源内最大化传输速率、实现最好的传输可靠性。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为了提高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以
2003年,各家银行抓住入世后迅速扩大的商业机会和外资银行逐步进入的短暂间歇,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完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组织
依据粮食补贴对农民种粮意愿影响进行入户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了抽样法和实地调查、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对墨竹工卡县粮食补贴对农民种粮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组成了机体清除活性氧的重要酶学防线,能有效保护细胞免遭氧化损伤,也因此具有广阔的药用前景。但天然酶的
期刊
目的:对斜萼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柱色谱技术分离;MS,1H NMR,13C NMR以及2D-NMR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全草中分离鉴定出3个化合物poliothrysoside,棕榈酸,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