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特色传承研究——以湖北枝江民居设计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8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乡土建筑特色传承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及影响力席卷中国的建筑,而乡土建筑首当其冲。随着地方工匠的传统技术、工艺经验的缺失,农民无意识自建的增加,以及大量的、漫无目的的复制和模仿乡土建筑的表层形态使得全国各农村地区均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传统乡土建筑的特色开始缺失,甚至某些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地域特色已经消失殆尽,当代中国乡土建筑特色缺失问题严重,亟待被解决。  本论文首先借助传播学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解析建筑“传播活动”的运作机制和建筑媒介系统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乡土建筑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在乡土建筑特色传承过程中建造媒介的作用比其他建筑媒介形式起到的作用都大得多,影响力也更加深远。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和整理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乡土建筑建造媒介系统,归纳总结出各国乡土建筑建造媒介系统的主要特征;找出各国乡土建筑特色保留的程度与建造媒介当代性(工业化水平)和当地性(传统地域特色)的程度的内在逻辑关系;经过各国间的对比和分析,揭示了中外乡土建筑建造媒介系统的根本性差异及其产生的后果,并带给我们当代中国乡土建筑特色缺失的本质原因方面的相关启示。最后提出中国新乡土建筑发展的策略,并结合当代各区域的现实条件,有阶段、有步骤的进行建造媒介系统更新,实现中国新乡土建筑特色的传承。
其他文献
学位
建筑能耗是我国社会能耗的三大巨头之一,其所消耗的能源量已经占到了我国社会总能耗的近三分之一,而且,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建筑所占的能耗比例每年都在升高。改变设计与建造的方
天堂寨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天生的疗养度假胜地,但是当地度假旅游的开发相对滞后、与自然环境特征的结合尚显不足,本文针对此现状,从疗养型度假村入手,研究建
学位
屯堡人作为独特的汉民族亚文化族群,在发展受制和经济落后的状况下其各项外显性的文化特征和内在人格品性、文化精神一直延续。自1980年代中期以地戏为介入点,这一丰厚的文化资
本论文对京杭大运河南端近现代工业发达的江南运河段沿线的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特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索该区域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目标与策略。  江南运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水平需求的提高,近年来新建成的住区更加重视居住环境的设计,而旧城区因建造年代较早,受当时经济、施工工艺等的影响,这些住区的居住环境难以满足现在人们的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步行系统在城市中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明朗。购物中心作为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其步行系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起源与发展的命脉区域,是生态敏感脆弱区域,有着优越的生态位势,关系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导致城市滨水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