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芽孢杆菌BM 2709的组学分析及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e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M 2709是本室保存的一株高产碱性蛋白酶的重要工业菌株,产量可达到12000 U/mL±197 U/mL。但是该菌株存在碱性蛋白酶产酶周期较短的弊端,即在产酶后期阶段发酵产量大幅度下降。为了对该菌株进行遗传修饰,延长蛋白酶生产周期以及提高蛋白酶产量,对B.licheniformis BM 2709进行组学分析及应用研究。首先对B.licheniformis BM 2709这株重要的高产碱性蛋白酶工业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得到了长4,341,076 bp,GC含量为45.85%的BM 2709基因组序列。预测到编码基因5166个,tRNA81个,rRNA80个。利用Ori-Finder和GC-skew预测BM 2709基因组复制起始位点OriC的信息。为该菌株的改造及优化提供了清晰的遗传背景。其次以测得的BM 2709基因组为参照,用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BM 2709发酵过程中的三个阶段(12 h,48 h,60 h)的全基因组转录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FPKM值分析,得出48 h对比12 h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下调基因分别有267个和173个;60 h对比48 h的差异表达基因上下调基因分别有182个和16个。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并完成了 24个候选基因启动子的克隆,挖掘基因表达调控元件(诱导型启动子)。使用穿梭载体pWH1520,以克劳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基因alk为报告基因,以不同的启动子区为表达调控元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电转化至B.licheniformis Δ2709-BM 2709中,以空载体alk-pWH1520为对照。最终成功筛选获得两种新型诱导型启动子p707和p1004。发酵性能检测结果显示,启动子p707和p1004的启动强度是对照的8.3倍。由此可见,组学分析手段是遗传改造与元件挖掘等生物学中的有力工具。最后,为了研究外源基因在BM 2709基因组位置及整合方向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我们构建一个由启动子p43控制表达的kan基因表达盒(即p43Kan),将其插入到距基因组OriC不同距离的几个位点,以穿梭质粒pWH1520为载体,将所有调控元件构建于该载体上,所述调控元件包括由pS启动子控制的筛选标记基因upp、由p43启动子控制的kan基因,以及上、下游同源臂序列,其电转化转入B.licheniformiΔupp-BM 2709中,通过同源重组方法进行整合置换,也许是破环了某些操纵子结构等原因,最终只得到同一位置不同方向的2株重组基因工程菌。对其进行抗生素抑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此位置基因方向不同的表达并没有明显影响,然而,此论点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证明是否具有普遍规律。
其他文献
步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愈发凸显。侵害自然人个人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个人信息保护人法的呼声愈发高涨。《民法总则》第111条专门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但只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内容产业蒸蒸日上,随之而来侵权问题也日益严重,介于著作权灰色地带的洗稿现象应运而生,它既有可能构成侵权,也可能未达到侵权认定标准,对传统著作权保护模式提出新挑战。从印刷机到人工智能,每当某种新技术出现时,都会深刻影响内容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新技术环境下洗稿呈现出新特点,仅在现行的著作权法下讨论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平台、用户、自媒体人携手共治,维护自媒体健康
格兰富井筒式安装排涝泵站经过数十年的研发和实际工程应用,积累了丰富而有实效的经验,配合格兰富全新系列轴流泵和混流泵技术,可以大大提升该类泵站的工程优势:占地小,流态
快大黄鸡因其生长速度较快,腿病的发生经常可以见到.其发病的原因较多,如环境、营养、饲养管理、遗传、疾病等,防治腿病的发生应做好如下工作.
选择国家指定的两个厂家生产的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进行无母源抗体来航鸡的免疫试验.通过鸡免疫后血凝抑制(HI)抗体的动态性检测,对两个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日渐成为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关键阵地。消费者基于社交网络所进行的营销信息
1 观察方法1.1 鸡群和鸡舍结构特点本院畜牧科技园内的一栋蛋鸡舍,试验开始期存鸡3 806只(28周龄),东西走向,双列三走道,砖木瓦结构,墙厚0.33m;舍顶双坡式;宽7.40m,长18.40m,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系统日益复杂,软件质量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主要手段,这对于航空航天、自动驾驶、医疗等领域中使用的安全关键软件系统尤为重要。这些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只要发生故障就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人们制定了软件认证标准,对安全关键系统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在软件测试时必须予以考虑。例如在航空软件认证标准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