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人居环境,是指在山地区域中由人、构筑物、自然环境以及相互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山地人居环境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之一,它的发展历史与其他地区的人居环境同样久远。本文系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系列研究之中国古代部分(1840年以前)。通过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历史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史料与实例的分析研究,探寻人与山地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以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古代山地人居环境的特点,从宏观到微观,将中国古代山地人居环境分为全国、区域、城市、建筑四大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包括古代的区域划分、城市分类、建筑特点等。根据中国古代山地人居环境历史发展各时期的不同特点,论文按照上述四大层次分别进行概述: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无力改造自然,其聚居地以及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所处环境的生存条件;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社会生产力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在逐渐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开始对生活有更多的追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城乡社区的构成也日趋复杂,山地自然环境在加速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渐渐发生改变,人类聚居地摆脱了对自然的纯粹依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历史的回顾,总结出促进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发展的四大要素——生产力、军事、人口和区位。在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营建理论进行了归纳,探讨了有关人类早期聚居的理论认识,以及《周礼》和《管子》的营建思想、风水学说、军事防御思想、隐逸思想等一系列古典学说,对古代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营建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在众多的山地城市中,选取了五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济南、常熟、都江堰、钓鱼城和榆林——为实例,研究这些城市在历史发展中,在相应的营建理论指导和影响下,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营建特点,以及总结出的部分实践经验。人地关系的矛盾由来已久,由于山地人居环境所处的特殊自然环境条件,这一矛盾一直都十分尖锐。因此,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实际上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这对整个人类聚居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史鉴今,希望这一工作能在人与自然之间互动规律的持续研究中,有助于对中国山地人居环境营建未来发展道路的探寻。
其他文献
<正>赵玉英开了一家铺子,卖哭。招牌标得很形象:"哭"字顶端两个口,还原成一双眼睛,耷拉了眼角昼夜忧伤着,淌出的一滴珠泪,似乎又是一颗黑眼。韩城人把黑痣称为黑眼。赵玉英的
期刊
一直以来,在企业纳税筹划方面为多个单个税种筹划或者是局部经济活动纳税筹划的研究,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掌握系统方法进行整体纳税筹划,是目前企业热切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11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营养与体成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限制饮食控制体重,当热能摄入量为75±10%时可引起生长发育后延、营养不良、月经紊乱等。②试行全面改善营养的控
根据功能指向和理性基础,翻译学理论可分为规范性翻译理论、哲学性翻译理论、分析性翻译理论和描写性翻译理论等四种。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翻译学理论呈现不同的特点。目前我
英语从句是一种十分活跃的语言形式,它的用法很多,在交际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成为了高考的考点之一。本文对全国各地区近5年来高考英语试题从句考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备考
<正>船舶对遇局面,是海上航行经常遇到的一种船舶会遇形态,是大家所熟悉的.《航海技术》1992年第5期和1993年第2期,分别刊载了王福生和张毓麟两位先生对《避碰规则》中对遇局
针对我国学术界对赛事赞助领域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以西南地区4城市消费者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从赛事质量、契合度及二者交互影响的角度分析赛事赞助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
实体理论的建构和元理论的研究是理论心理学的两大研究领域。实体理论是关于心理现象、心理事实及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解释框架。元理论是关于理论的理论,是对心理学实体理
将体操中自由体操助跑前空翻的下摆臂、后提肘式的起跳技术,与当前跳台跳水1组的起跳技术(称上摆臂式起跳)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前者比后者能获得更大的转动能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方法。主要结论:中国社会城市化、老龄化趋势将加速,体育的发展必须顺应这一趋势,而我国政府提供的体育产品尚不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