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磷癌浸润中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8+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我国食管癌90%以上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治疗以手术及放化疗为主。食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5%。目前针对食管癌的预后评估系统,主要参照临床、病理分期,不能完全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评估指标。另外,传统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难以有效控制食管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免疫反应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组织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的浸润,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肿瘤免疫反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细胞毒性反应清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部分免疫细胞失去了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甚至通过分泌蛋白酶及炎症因子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中性粒细胞是最血液中主要的白细胞成分,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在机体非特异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富含溶酶体,内含碱性磷酸酶、酸性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并能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是肿瘤组织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成分之一。中性粒细胞寿命短,在血液中存在数小时,便移至血管外,24-48小时后即发生凋亡,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杀菌功能。以往认为: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主要由组织缺血坏死、感染所继发,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并未引起重视。最新研究发现,TAN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存在多种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如IL-1能够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生存时间。中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中包含大量的丝氨酸蛋白酶(NE,CG,PR3)及金属蛋白酶(MMP8,MMP9),这些蛋白酶与肿瘤细胞的浸润密切相关。TAN在肿瘤癌变早期能够通过激活血管新生发挥重要促瘤作用。另外,也有研究报道,TAN能够通过分泌白介素或趋化因子等发挥肿瘤细胞杀伤作用。  肿瘤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意义方面的证据较少。Jensen等分析了121例肾细胞癌CD66b+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发现TAN是肾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Rao等报道:中性粒细胞瘤内浸润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表型及不良预后相关。食管癌属于腔内肿瘤,几乎所有食管癌都伴随炎症、溃疡、坏死,因而伴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中性粒细胞在食管癌浸润的临床意义尚未见报道。  通常认为的炎症反应是机体受到损伤时自然免疫系统为移除损伤或刺激原所作出的反应,包括免疫细胞的聚集和炎症因子的释放。肿瘤组织作为持续存在的刺激原,必然引起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的改变,而这些炎症反应参与肿瘤发生、增殖、转移、血管新生等各个阶段。血液中NLR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标志,在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中与预后明显相关。但是肿瘤的炎症反应主要发生在肿瘤组织局部,因此,肿瘤局部炎症反应可能更直接的反映局部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CD8+淋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结细胞的主要成分,也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因此,中性粒细胞/CD8+淋巴细胞比值可能代表肿瘤局部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未见该免疫指标在食管癌中临床意义的报道。  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8+淋巴细胞比值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探讨上述免疫指标与食管鳞癌进展的关系。  研究方法:  1.病例收集:纳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病人。收集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2.术后石蜡包埋病理组织切片行CD66b及CD8免疫组化双染色。  3.Olympus IX71S1F-3倒置显微镜计数每高倍镜视野瘤内及瘤周CD66b+和CD8+细胞数目。  4.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K-M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研究结果:  1.共纳入90例食管鳞癌病人,中位年龄为60.5岁(范围为42-78岁);其中,72例(80%)男性,18例(20%)女性。胸上段10例、胸中段48例、胸下段32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结合影像资料,参照第六版AJCC 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8例、Ⅱ期41例、Ⅲ期31例。随访过程中,57例(63.3%)复发,63例(70%)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1.7月(范围1.5-71.5月)。中位生存期45.5月(范围2.6-71.5月)。  2.免疫组化指标:瘤内及瘤周CD66b+中性粒细胞密度的中位数分别为18.5/HPF(范围:0-387/HPF)及19/HPF(范围:0-247/HPF)。瘤内及瘤周CD8+淋巴细胞密度中位数分别为19/HPF(范围:0-122/HPF)及32/HPF(范围:0-200/HPF)。瘤内癌巢及间质均有CD66b+中性粒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浸润。瘤内癌巢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中位数为8/HPF(范围:0-296/HPF),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中位数为3.18/HPF(范围:0-90/HPF),P值=0.016。瘤内癌巢CD8+淋巴细胞浸润密度中位数为10.3/HPF(范围:0-96/HPF),间质CD8+淋巴细胞浸润中位数为3.78/HPF(范围:0-59.2/HPF),P<0.001。瘤周与瘤内CD66b+中性粒细胞密度无明显差异(p=0.348),而瘤周CD8+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瘤内(p<0.001)。瘤及瘤周区域CD66b+中性粒细胞与CD8+淋巴细胞浸润无明显相关性。47.8%的食管鳞癌瘤内NLR≥1,37.8%的食管鳞癌瘤周NLR≥1。  3.免疫组化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瘤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与淋巴结转移(P=0.016)、TNM分期(P=0.013)及肿瘤复发(p=0.001)明显相关。高龄(>60.5岁)食管癌瘤内CD8+淋巴细胞浸润增多。瘤周NLR增高与T分期增高(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41)具有明显相关性,并与TNM分期有相关的趋势(P=0.053)。  4.生存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瘤内CD66b+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与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缩短相关。与无进展生存期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肿瘤分化程度、T4分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总生存期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肿瘤部位、TNM分期、及术后辅助放疗。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瘤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上段食管癌、TNM分期,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TNM分期,术后辅助放疗,瘤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1.食管鳞癌瘤内及瘤周均存在CD66b+中性粒细胞及CD8+淋巴细胞的浸润;  2.瘤内CD66b+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复发相关,是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  3.瘤周iNLR增高与T分期增高及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并与TNM分期相关有相关的趋势。  4.明确中性粒细胞在肿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可能为食管鳞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人说:绘画艺术的江湖水深得“很”。看看这期选发的这几幅出之两位画家的作品——傅志伟丽江篇和张杰的重庆篇,感觉此言不谬。我不在此作画蛇添足的说道,我们欢迎厚实、饱满
对进一步强化水稻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及其调控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保证较高适宜叶面积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群体结构和选育具广幅光强适应能力的品种是实现进一步强化水稻群体
目的:磁场测试仪是测量空间磁感应强度的计量仪表,在电子、机械、医疗、通讯等领域应用广泛。本课题基于磁共振法测量磁场的原理,设计制作新型磁共振测试仪,可以快速有效的测量空
期刊
目的:探讨德都红花-7味散及其优化方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德都红花-7味散组(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目的探讨保留卵巢对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自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的95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
1树盘积雪的好处冬季,在果树的树盘内积雪,具有以下优点。防冻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果树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可是目前PCOS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尚未明确,公认的超声诊断标准尚未确立。本研究应用
桃树流胶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或涂抹病株,杀灭残留在植株上的病菌,以减少侵染源。 Peach gel can be used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