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赔偿对量刑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因犯罪行为造成的民事赔偿问题是我国独特的诉讼制度,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依法认定被告人刑事责任时,附带处理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民事损害赔偿问题,赔偿被害人损失,在同一程序中一并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打击犯罪的同时附带解决民事赔偿问题,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个案的影响,民事赔偿多少与量刑轻重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讨论的问题,也会引起人们对司法公平公正的质疑,“花钱买刑”“赔钱减刑”“以钱代刑”等字眼出现在社会众的视野之中。同时,附带民事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赔偿范围过窄、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难等诸多问题。那么这一制度是存是废,是完善还是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总结我国民事赔偿影响量刑的合理性,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走出困境的途径。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民事赔偿与量刑基本问题阐释。通过案例反思我国民事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随机抽取的1000份裁判文书量化分析方法,得出民事赔偿的司法运行现状及目前存在的司法困境。介绍我国民事赔偿及刑事和解的理论界定以及域内外关于民事赔偿的相关规定,比较刑事和解与民事赔偿两种制度,反思我国民事赔偿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事赔偿影响量刑的正当性。介绍我国民事赔偿的价值所在,得出其对量刑影响的积极意义。民事赔偿影响量刑符合当前司法现状,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民事赔偿影响量刑遵循刑法平等原则及刑罚谦抑性原则,符合刑罚轻缓化趋势。同时有利于被告人认真悔罪,积极赔偿,及时弥补被害人损失。第三部分是我国民事赔偿制度的完善。本章基于前两章对民事赔偿制度的实证分析以及逻辑思考,得出我国民事赔偿制度需要从赔偿范围、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完善与刑事和解的衔接、解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难、加强民事赔偿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刑事速裁程序的协调这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我国民事赔偿影响量刑符合我国司法现状,有其存在的价值及正当性。虽然其在法实践中出现困境,但在我国法治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做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民事赔偿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因此,笔者建议从扩大赔偿范围等方面着手,以期完善我国民事赔偿制度。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人工混交林结构特点和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采
<正>2015年,襄州区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工业强区发展意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工业经济先导工程不动摇,大力实
大型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先天的、内在的复杂性,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型集团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文章重点说明了如何根据企
纪录片本身能够记录历史,它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应以史为鉴,从内容选择、技术更新、平台运营、盈利模式、市场运作等不同方面,用历史的眼光来探究中国纪录片未来
随着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整合和功能性调整,已逐步实现营销系统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的转变,95598客户服务系统的整合与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以现有的分散型95598客户服务系统为
文章提出了一个集成式的电网调度可视化整体框架,介绍了包含可视化模型、可视化数据集成、可视化数据接口等技术的可视化数据支撑体系,阐述了包含可视化部件、语音交互、自动
亚历山大·碧乐岛,德国当代著名钢琴家,寓居中国二十年,在我国多所高校从事钢琴教学与演奏,对中国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东方民歌西方视角》是其以十首中国民歌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钢琴曲集,凝聚了他对中国民歌的热爱,体现了他用西方视角探索东方民歌的创作思想。本文主体四章。第一章,简述作曲家生平、钢琴曲集《东方民歌西方视角》的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想。第二章,从本体层面对曲集中十首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并
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大量学者提出若要优化交通组织应从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出发,但其在规划具体实践中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仍需探讨。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居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新时期打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其构想和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沿线国家千百年来文化交融的深厚基础。历史街区作为伊宁这"一带一路"沿线
<正>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权衡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世界各国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建国以来我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多次陷于放权收权的循环之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