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崇彝及其《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末至民国间的蒙古族作家中,崇彝属于文史兼善的作家,其诗词创作内容丰赡,书画鉴赏之作篇什弘多,特别是其史料笔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杂记》)更是被著名史学家邓之诚先生誉为“字字珍祕”。《杂记》主要记载了清道光至1949年前后北京掌故及风土人情,内容多为崇彝耳闻目睹的真实记录,此书作为史料笔记,摆脱了官修史乘的束缚,生动地反映出晚清社会的真实风貌。然而学术界对崇彝其人及其《杂记》的关注较少,截止目前,尚未见专门的研究。笔者参核相关史料,希冀通过对《杂记》所记述的人物、史实以及典制等进行钩沉和阐发,来印证该《杂记》的文献价值,为后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和依据。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考述崇彝生平,笔者据所收集到的史料,考证了崇彝之生平,对其作品进行梳理,并详细考证了《杂记》之成书及版本,同时钩沉考索了其家庭成员及交游情况;第二部分,考述了《杂记》所叙及的蒙古族、满族文人的生平及创作,梳理并考订了他们的生平、文学创作、作品流传等情况;第三部分,梳理了著者的评骘撷要,并分为人物品评与作品评价两类,对著者所言史事辨明真伪,对著者之论点亦间或抒发不同见解;第四部分,考索《杂记》所述的历史人物轶事及朝廷典制,撷取相关史乘进行比勘,阐发《杂记》补史之阙的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GC和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千层金挥发油的千层金油芳香水中溶于(或微溶于)水的芳香组分,并与千层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得出千层金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甲醚,含量达
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是临床上常见的中风后遗症,本文从经筋的角度,从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的辨析及经筋刺法入手,浅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理论依据及现代临床疗效。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种主要分析工具,然而,在多数教科书中,关于总供给曲线的论述或者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清晰,或者不够准确。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将全面而深入
<正>蓝舌病最早于1905年发现于南非,主要存在于南纬40°至北纬53°之间的地区,包括美洲、非洲、澳洲以及亚洲。我国自1979年在云南分离到蓝舌病病毒以来,湖北(1983)、安徽(19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性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当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2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
中考的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直接决定着中考成绩的优劣。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我认为数学学科中考复习应该重点关注六个问题,即:重视对资料的整合和复习计划的落实;重视夯实学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