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博览建筑及其设计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博览建筑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较大的增长,但对博览建筑的功能、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新的数字技术不断出现,持续提升,为博览建筑功能水平、空间与形式品质以及设计手段和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但还具有更大的应用与促进潜力,需要针对博览建筑及其设计中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数字化应用,进行总结和探索,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博览建筑的功能与形式、提高博览建筑设计水平,更好地满足现在与未来人们对博览建筑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当代数字技术对中国博览建筑及其建筑设计的影响与要求,运用调查、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展示空间、建筑表皮、设计技术等方面,探索媒介技术、网络技术、数字设计等在促进博览建筑功能与空间发展、设计方法与手段进步中的途径、方法和手法,并提出数字技术应用的新的方向和可能性。本文所取得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①发达国家博览建筑的历史发展表明,博览建筑及其设计相对高水平是由社会变革和工业技术两者相互促进的。重视及时和有效地应用先进技术,可促进博览建筑及其设计创新。这一点对我国当代博览建筑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②对于博览建筑,可用的数字技术有很多,尤其以网络技术、媒介技术、数字设计技术等最为广泛。恰当和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可从内部展示空间、外部表皮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推动博览建筑设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升级”。③博览建筑展示空间的新特点,要求考虑网络技术对空间的影响,并结合数字技术创造动态的建筑空间、媒介技术介入建筑空间。设计时可以借助媒介技术营造场景、网络技术调整空间设施、数字软件辅助动态形式设计这三种方法,进行“数字化升级”。④博览建筑的表皮,可以结合数字化软件设计、建造模拟,并综合数字时代的六类表皮(即,媒介性表皮、动态性表皮、结构化表皮、功能形式一体化表皮、装置性表皮、拓扑变形表皮)的设计运用,进行“数字化升级”。⑤博览建筑设计手段的“数字化升级”,可以在传统设计经验基础上结合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创新,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来保障未来博览建筑的设计。通过本文研究,以期弥补当前博览建筑及其设计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一些不足,促使博览建筑及其设计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同时,通过对数字技术新的应用可能性的挖掘,为博览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当下传统文化逐渐回归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做好学生价值观培养就把握住 了学生的未来。另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
高中阶段数学的经验累积需要通过不断的做题实现,这就要格外的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在数学的问题分析阶段,教师应 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强化学生的解题能
2月21日,按照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的部署要求,省政府在湛江市召开粤东西北(西片)振兴发展工作现场办公会,与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四市现场对
英文儿童绘本故事中的评价资源丰富,不同语段呈现出不同的评价韵律。从背景语段到问题语段,再到解决办法语段,呈现肯定—否定—肯定的评价韵律。在所有的态度资源中,评判的频
目的:解决因三黄片片芯质量不稳定导致在包薄膜衣的过程中包衣片易出现"麻面""烂边"的情况,及产品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工艺问题。方法:通过改变制粒工艺:由原来的湿法制粒工艺改
【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上海市科技大会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市”的伟大战略。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教育领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存在硬件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仿真应用软件受困于机房,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资源匮乏等问题。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信息化建
<正>文明的进步是漫长的,是人的教化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物的新农村"可以拔地而起,但"人的新农村"需要的是春雨润物的持之以恒。上饶市在"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中,
面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生活环境也不断被破坏和污染,于是,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化工生产产生的污染物中,“三废”无疑是罪魁祸首.所谓“三废”指的是
目的:探究泰安高校某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医教协同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