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小说与电影及其叙事伦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于2001年出版的一部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好莱坞著名华人导演李安耗费4年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在2012年上映。本文把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为主要的讨论对象,以小说文本为第二对象,借鉴叙事学的方法解读文本,对比、说明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异同,并运用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对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叙事伦理做进一步的阐释。《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其叙事手法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本身除了艺术上的奇幻,哲学上的深刻,人类学方面的复杂值得我们多方面解读之外,它还提出人类极端情境中的生存伦理问题,这就是小说和电影以两个故事并置的方式所提出的伦理问题。如果人类真的遇到类似的极端的生存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事主体的叙述主要采用了内聚焦模式,从叙事视角上增强真实感。一个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227页的奇幻故事,小说描写得非常真实,要成功的转换成电影存在巨大的困难,电影导演和编剧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并借助电影3D技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奇幻故事的镜像化叙事。本论文比较细致地梳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并进行比较,以此作为对这个故事进行叙事伦理分析的基础。第一,对扬·马特尔的文学创作情况和李安的电影创作历程分别作了概述;第二,理解把握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二者的主要内容,分析派的故事在小说和电影中的转换、小说与电影的叙事方式;第三,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小说和电影的叙事伦理及所提出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本文力求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小说和电影进行多角度的细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止,尝试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指出两个文本都以pi的完美结局含蓄表达了它们的叙事伦理倾向。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所提出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以求更好地理解这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境遇、不同文化中的伦理关系,也希望有助于现实中的人们更合理地建构现代伦理观念。
其他文献
表面涂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最早应用于表面涂层的是TiN硬质薄膜,其次是CrN薄膜,它们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刀具、模具、机械等领域。但是TiN、CrN均属于单相二元薄膜,随着
土家族儿歌作为民间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土家族儿歌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
由于大负荷、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和比赛给足球运动的发展和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由于大负荷、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和比赛之后运动员产生运动性疲劳
论文对V-EPC铸渗法制备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铸渗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铸渗工艺参数对铸渗深度的影响规律和有关界面的研究等。首先,为模拟铸渗过程,考察浇注温度和真空
数控加工物理仿真技术是近年来虚拟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应用物理仿真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工件的加工质量进行仿真预测,对工艺设计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进而对工艺方案进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我理解,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河北省疑似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病猪进行诊断。(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测、RTPCR检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乳腺癌预后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Pub Med、EBSCO、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英文或汉语文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该理论强调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自然时辰、季节之间存在着协调共振的适应性变化规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会大幅度提高,患者数量必将急剧增多。现阶段痴呆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而成为医学界的难题。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