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历经数次变革,从“卫生部门管理为辅”到“卫生部门监管为主”,再到多部门“分段监管”,2013年,国家启动食品安全“大部制”改革,划转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监管职能到食药监管总局实行“统一监管”,2018年,整合工商、食药、质监机构及监管资源组建市场监管总局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场监管。“大部制”改革提出下沉监管力量、充实基层监管资源、提高食品安全执法和技术支撑等具体改革措施,对食品安全基础建设能力、现场检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对文中所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及构成进行界定;通过调研盐边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部门得到资料为基础,以盐边县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现状为案例,从基础建设能力、监督检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对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大部制”下盐边县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存在追溯体系建设能力缺乏实效性,建设工作有待深入;基层所标准化建设能力低,硬件设施有待提升;基层队伍综合能力降低,难以应对监管要;履职能力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未凸显;抽检覆盖能力低,未实现食品品种全覆盖;“潜规则”查处能力低,食品违法行为查处不足;应急处置时限把握能力不足,工作缺乏时效性;应急现场处置能力不足,工作缺乏协同统一;整合能力差,造成检验检测资源浪费;专业能力欠缺,不能满足现有检验检测需求问题,通过剖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问题存在的原因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基层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监管和执法缺乏技术支撑。文章学习借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先进监管经验和国内张家口崇礼区的“智慧监管”以及莆田市“1+3+N”监管模式,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初步提出调整财政投入模式,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促进追溯体系建设;准入与激励机制并行,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提高履职主动性,促进监管队伍履职尽责;运用“互联网+”,实施智慧监管;引入“多元化”治理,构建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等对策,以期提升盐边县食品安全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