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radiation therapy,VMAT)等调强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方式也从单一的点剂量验证发展到了三维剂量验证,验证的对象也从体模发展到了患者。VMAT利用单弧或多弧旋转照射,可产生高度适形的靶区剂量分布,同时具有治疗时间短、机器跳数少、剂量分布更均匀等优势。但VMAT照射过程中,加速器机架旋转出束的同时,MLC的位置、射束剂量率和机架旋转速度都在发生动态变化,实施精度要求高,其中MLC叶片位置决定了VMAT计划每个控制点子野的大小,叶片位置误差过大会导致计划剂量得不到精确投照,直接影响治疗剂量的正确分布,最终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因此MLC位置误差精度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是VMAT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Delta~4、Compass和ArcCHECK是当前最常用的VMAT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这些三维验证设备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使用也相对不便,同时基于均匀模体的剂量验证并不能完全反映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执行的患者体内剂量偏差。而作为加速器自带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s,EPID),由于拥有良好的剂量学性、分辨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的三维剂量验证。目的:应用Delta~4、ArcCHECK和基于EPID的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对鼻咽癌患者的VMAT原计划及带有MLC位置误差的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分析不同验证系统在VMAT计划剂量验证的可行性和对多叶准直器(MLC)叶片位置误差检测的灵敏度。方法:选取10例鼻咽癌VMAT计划,对原始文件中每个控制点处的MLC叶片分别引入0.5~4.0mm的位置误差,使子野面积整体扩大、缩小或偏向一侧平移,模拟VMAT治疗中MLC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类型位置误差。分别用Delta~4、ArcCHECK和EPID的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验证测量,在不同γ分析标准下,得到不同三维验证系统的验证通过率,比较计划系统计算值与测量结果的γ通过率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当评价标准取3mm/3%时,三种探测器所有患者的原计划验证绝对剂量通过率都大于95%,Delta~4、ArcCHECK和基于EPID的验证系统可以检测出的MLC外扩、内收以及平移误差分别是1.5mm、1.0mm、2.0mm;3.0mm、1.0mm、3.0mm和2mm、1mm、2mm;而取2mm/2%评价标准时,患者原计划验证绝对剂量通过率有较大幅度下降,此时Delta~4、ArcCHECK和基于EPID的验证系统能检出的MLC外扩、内收和平移误差分别是1.0mm、1.0mm、2.0mm;1.5mm、0.5mm、2.0mm和1.5mm、0.5mm和1.5mm。结论:Delta~4、ArcCHECK和基于EPID的三维验证系统都可以用于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三维剂量验证,三者都可以用于检测不同类型和大小的MLC位置误差,但在2mm/2%的γ分析标准下对MLC位置误差较3mm/3%的条件更为灵敏,而且三者检测灵敏度略有差异。由于三种探测器对复杂VMAT计划1mm以下的MLC位置误差检测灵敏度不够,为保证VMAT计划的准确执行,日常工作中仍需加强MLC位置误差等相关内容的质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