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关注影响欺凌行为发生的家庭因素之家庭教养方式和个体人格因素自尊来进行深入研究,以探求两者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中通过采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及自尊量表,对806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主要得到的结论有:1.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中除网络欺凌外,其余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仅身体欺凌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差异。年级之间只有语言欺凌存在显著差异。2.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中父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上只有父亲情感温暖差异显著,父亲拒绝和父亲情感温暖在生源地和父亲受教育程度上存下差异显著且母亲情感温暖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也存在显著异。3.数据分析显示自尊在性别、年级及是否独生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人口学变量父母是否离异、是否外出务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均有显著差异。4.自尊与父、母拒绝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另外自尊与受欺凌所有维度及网络欺凌为显著负相关。受欺凌分量表的所有维度均与父亲拒绝、父母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欺凌分量表所有维度均与父、母拒绝为显著正相关。5.根据回归方程可知,自尊、父母拒绝可以预测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家庭教养方式可以通过自尊影响学生受欺凌行为的程度,自尊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受欺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