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和目的,污泥好氧堆肥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污泥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于发展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新的环境研究热点。但是,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容易出现氮素损失的现象,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降低了堆肥产品的农用价值。因此,研究如何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污泥与秸秆以不同配比混合进行好氧堆肥,研究堆肥不同阶段各种形态氮素的转化情况和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堆肥研究不同氮素损失控制材料及其不同用量下的固定效果;在优化的堆肥条件下,选择固定效果显著的氢氧化镁与磷酸混合固定剂,以不同控制方式施用到实际堆肥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为铵态氮以氨气的形式发挥;升温阶段和高温阶段是损失主要时期;低C/N比、高温、高pH值会增加氮素损失;翻堆不利于氮素保持;化学固氮剂和混合固氮剂的固氮效果好于物理固氮剂,硫酸铁(4%)、硫酸亚铁(6%)、硫酸铝(6%)、氯化铝(6%)对氨的固定率在90%以上:氢氧化镁和磷酸混合固定剂的氮素固定效果很好,随着添加量的增大均在90%以上,并可得到含MgNH4PO4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物理固氮剂可作为辅助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草炭(6%)本身是一种腐殖质肥料,且价格经济,是较好的选择;在堆肥不同阶段分批添加不同配比不同量混合固氮剂的控制方式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