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股票市场蓬勃发展,我国股市市值和投资者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会计信息的作用是为投资者提供基础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理性地购买股票。但是投资者是否有能力利用会计信息来购买股票,会计造假是否会降低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呢?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的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制造类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
论文首先从信息观、计价观、计量观和契约观分析了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理论的形成和演变,并对国外和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本文第三章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理想条件和现实条件下会计信息和股票定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假设。第四、第五、第六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股价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作实证研究。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2001-2005年的制造类上市公司会计数据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第四章研究了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发现二者对股价的解释呈上升趋势,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的定价乘数远大于每股净资产的定价乘数,净资产定价乘数略有上升。此外,本文对奥尔森模型加以优化,发现曲线对收益和股价的关系有更好的拟合,机构投资者数量对会计信息在影响股价方面发挥作用;第五章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2005年制造类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股价波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还不能辨别不同质量的会计盈余,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其识别不同质量的会计盈余。第六章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19个会计指标分析,发现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信息和股价的相关性最大,而短期资产周转指标、财务风险指标等会计指标对股价定价系数很小,也就是说有些会计信息并没有在股价中得到充分反映,投资者仅仅关注部分会计信息。
积极稳步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鼓励和扶持机构投资者,强化投资者对信息的敏感度,扶持独立的投资咨询公司和专业的证券分析师,提高投资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加大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力度,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