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合成及膜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其优良的应用性能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提高乳液固含量和减小粒径是研究的难点问题,高固含量的纳米乳液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乳化剂体系、引发剂、有机硅单体与功能性单体、反应温度、聚合工艺等因素进行研究,制备出固含量大于40%、乳液平均粒径为58.5nm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半连续种子滴加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乳化剂5wt%,引发剂0.1wt%,有机硅6wt%,单体配比V(MMA):V(BA)为28:22。对乳液胶膜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孔径分析及各种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与单体实现了共聚,胶膜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胶膜致密,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钙离子稳定性、机械稳定性、耐热性、耐污性和稀释稳定性。乳液合成过程的表观动力学研究表明,半连续种子滴加聚合工艺易得到纳米乳液,其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Rp=KC<,E><0.2757>C<,I><0.1446>C<,A151><-0.3672>C<,H><0.0499>C<,M><0.0576>,说明聚合速率随着乳化剂、引发剂、HEMA、MAA含量的增大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有机硅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观活化能Ea=47.41kJ·mol<-1>;间歇预乳化聚合工艺制得的乳液稳定性较差,粒径较大,不易得到稳定的纳米乳液,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6.72kJ·mol<-1>。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2500~3000 m的深井对于压裂液延时、耐温性、耐剪切性的需求,本研究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共聚,制备了一种高黏度、耐温的三元聚合
老舍是我国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有着很丰富的经历,这些创作经历让老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老舍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探
由于CaCO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涂料、塑料、橡胶、造纸等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CaCO晶体的仿生合成与微观形貌调控已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碳酸钙晶体的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以为,党的十九大
期刊
当代关于文化与翻译的研究遍及全球,围绕翻译与文化,相继出现了“文化翻译”、“文化翻译学”及“文化学派”等概念,但学术界对于文化翻译、文化翻译学以及文化流派有着不同
综观先秦至秦汉的古书典籍,宋人的“愚笨”形象既引人注目,又具有典型性.“愚宋”现象是先秦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歧视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旨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品质,高层次音乐人,同时还担任着发扬中华音乐“非遗”项目的重任.为了更好顺应国家对音乐非遗进行保护的号召,高校必须在实践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