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生产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自打其商业化以来,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和日本。中国的锂离子电池行业由于其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2008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5亿只,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2.9%。生产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物质钴元素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国内的钴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需要从外国大量进口,2008年我国进口钴精矿25.473万吨,耗资巨大。而与此同时,由于近几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大量生产,其废弃量亦必然会大量增加。如果不对其采取积极而高效的处理方式,不仅会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造成了钴、铝等金属资源的极大浪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钴的含量相当丰富,如果将这部分钴资源加以回收和利用,必将会极大的改善我国当前钴资源短缺的现状。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可以温和分离废旧二次电池壳体与内容物的电池破壳机,减轻了废旧电池回收过程中的人工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本论文研究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再生处理新工艺:NaOH溶液处理除去铝箔→NMP处理除去粘结剂→600℃灼烧除去石墨→LiCoO2。并且还对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采取了资源化处理,使其能循环使用。同时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综合利用,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整个工艺各操作单元简单方便,对环境友好。   对初步处理获得的LiCoO2,采取高温固相法对其进行再生处理。通过添加Li2CO3调节原料中的钴锂比,使流失的锂元素得到补充。对600℃灼烧除去石墨后的物料和再生后的物料分别制作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测试对比可知:再生后物料制作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比在600℃除碳处理后的废旧物料制作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要明显提高。前20次循环中最大放电比容量为146mAh/g,平均放电容量不低于130mAh/g。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为人类提供着大量的能源,在整个储能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在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保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当前商用锂电池负极多采用石墨类材料,其比容量偏低,不能极大地满足市场需求。而合金型负极却具有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等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铝-石墨双离子电池被视为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正极活性材料不再使用制备繁杂、价格昂贵、含重金属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而是直接采用
学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饮用水的污染尤为突出。在几种污染中,物理污染与生物污染在饮用水中已基本能得到控制,化学污染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在化学污染中,无机污染基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压脉冲气液混合放电利用气相和液相共同放电产生臭氧、双氧水、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和电源能量利用率。本文以对氯苯酚(4-CP)为目标污染物,对该体系下反应器设计和比较、电源参数及工艺参数优化、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探讨以及降解动力学模型建立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为了研究液相与气相放电的协同作用,比较了三种气液混合放电反应器形式:高压电极和地极均浸没在溶液中(HDBW);高压
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较低,使得供水系统运行成本偏高。研究如何对供水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