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绿茶与蝶豆花水提物的体内外降脂活性比较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高脂饮食引起的能量过度摄入可导致机体脂质代谢异常,是高血脂症,高血糖,肥胖等疾病的首要危害因素。近年来,开发和利用功能性茶食品改善相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也是茶与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六安瓜片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并且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六安瓜片绿茶的功能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思考。近年来,花草茶的健康功能逐步被科学界和大众关注,其开发规模和市场正逐步扩大。蝶豆花花瓣富含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并且对脂肪细胞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蝶豆花花瓣具有开发花茶的潜力和应用价值,但其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深入,目前还没有在动物模型上证明其对脂代谢紊乱的干预效果以及机制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新型花草茶开发为实际应用出发点,评估六安瓜片绿茶和蝶豆花花瓣水提物在降脂活性上的异同,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以蝶豆花为鲜花资源,开发新型花草茶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研究第一部分分别利用蝶豆花花瓣与六安瓜片绿茶为原料以1:200(m/v)的比例制备了六安瓜片绿茶水提物(LGT)及蝶豆花水提物(CT)。随后对两种水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及脂代谢功能酶的体外抑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GT总酚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而CT总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其次,LGT和CT均显示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此外,LGT和CT对α-淀粉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LGT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优于CT。(2)本研究第二部分利用3T3-L1前脂肪脂肪细胞为模型对LGT及CT的脂肪代谢调节作用进行评价。不同浓度的LGT或CT(250~1000μg/m L)孵育培养9天后对细胞活力、细胞内脂质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脂解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50~1000μg/m L的浓度下,LGT和CT处理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500~1000μg/m L浓度的LGT及CT可显著降低3T3-L1前体脂肪细胞内脂质的含量,同时,500~1000μg/m L浓度的CT和750~1000μg/m L浓度的LGT可显著降低3T3-L1前体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同剂量下的CT相对于LGT,更为显著的增强了细胞的脂解作用。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使用的剂量下LGT和CT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均具有脂肪代谢调节作用,并且CT的调节作用优于相同剂量的LGT。(3)本研究第三部分利用C57BL/6J肥胖小鼠为模型对LGT及CT的体内降脂活性进行评价。以45%高脂高果糖饲料作为饲料干预16周诱导小鼠肥胖,小鼠被分为8个试验组:正常饮食组(LFFD)、高脂高果糖饮食组(HFFD)、高脂高果糖饲料+2.5 mg/m L绿茶水提物组(LGTL)、高脂高果糖饲料+5 mg/m L绿茶水提物组(LGTM)、高脂高果糖饲料+20 mg/m L绿茶水提物组(LGTH)、高脂高果糖饲料+2.5 mg/m L蝶豆花水提物组(CTL)、高脂高果糖饲料+2.5 mg/m L蝶豆花水提物组(CTM)和高脂高果糖饲料+20 mg/m L(蝶豆花水提物组(CTH)。结果表明,与HFFD相比,LGTH及CTH显著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血脂含量和炎症反应,但CTH降低肥胖肝脏、腹部脂肪重量、肝损伤、氧化应激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效果优于LGTH;此外,组织学分析发现LGT及CT均能抑制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质积累及改善脂肪肝的病理进展。本部分研究结果说明LGT及CT在高脂高果糖饲料诱导的C57BL/6J肥胖小鼠模型上具有降脂活性,同时综合实验结果说明CT的降脂活性效果优于相同剂量的LGT。(4)本研究第四部分对LGT及CT的降脂活性机制进行探究。首先,利用高量葡萄糖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为模型,研究发现葡萄糖刺激细胞中PPARγ、LXRα、ABCA1和ABCG1的转录水平显著抑制,而同时孵育CT(500μg/m L)可钝化上述基因的抑制效果,但相同剂量的LGT无此作用;而利用PPARγ抑制剂T0070907可显著降低CT对上述基因的诱导作用;随后发现500μg/m L CT对LXRα、ABCA1和ABCG1转录水平的诱导作用因联合孵育LXRα激动剂T0901317进一步增强;同时利用细胞胆固醇流出试验发现500μg/m L CT可显著诱导细胞胆固醇的流出,但相同剂量的LGT无此作用;而利用si RNA将PPARγ沉默后,CT的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作用显著减弱。随后对动物肝脏中PPARγ-LXRα-ABC途径相关蛋白进行印记和实时定量分析发现,高脂处理显著抑制动物肝脏中PPARγ和LXRα的蛋白表达水平,而CTH具有诱导肥胖小鼠肝脏PPARγ和LXRα蛋白表达的作用,并且效果优于等剂量的LGTH,进一步对肝脏中PPARγ途径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结果与细胞模型中的试验结果相一致。综上,本研究在体内外系统比较了LGT和CT降脂活性的异同,发现CT的降脂活性优于等量的LGT,并且证实CT主要是通过介导PPARγ-LXRα-ABC途径发挥其在体内外降脂活性功能,而LGT可能不依赖于该途径,相关研究结果为以蝶豆花为鲜花资源,开发新型花草茶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直肠的炎症反应和肠粘膜损伤为特征的肠道疾病,氧化应激以及其诱发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免疫异常反应是该病的重要病理机制。绿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在预防UC的发病方面具有较显著的功效。硒蛋白是一类含硒的蛋白质,可参与调节细胞氧化应激、抗氧化防御、免疫和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选取32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
学位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等显微分析技术,结合力学性能检测,研究超低速压铸条件下慢压射速度对ADC12铝合金铸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优化超低速压铸工艺及其参数。通过对相同高速起速位置不同低速速度及不同起速位置相同低速速度两种超低速工艺得到的铸件比较发现,在超低速压铸工艺下慢压射速度对铸件密度的影响不明显;起速位置相同时,随低速速度的增高,铸件的α-Al枝晶越来越粗大,其性能降低
会议
白首乌的块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近年来关于白首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淀粉其结构和性质存在差异,功能特性和应用领域不同,淀粉的属性与其加工性能和用途密切相关。白首乌中的淀粉含量高达50%,因此,研究白首乌淀粉的结构组成和物化性质是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精准应用的关键。本文以两种白首乌淀粉(YW201501和BW201001)为原料,研究其形态特征、晶体结构、短程有
学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硕果累累,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随着国家和政府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政府从顶层设计、监管制度和监督执行上,都推出了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内外困局下,重污染企业管理层为了完成绩效目标,也为了向外界传递利好消息,会通过操纵盈余管理手段来粉饰利润业绩降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扰乱资本市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权益。那么,重污染企业
学位
富含淀粉的食品体系中,蛋白质是影响淀粉消化性的重要组分。蛋白酶解产物较天然蛋白对淀粉消化性和血糖应答影响更大,且酶解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近年来,超高压技术(UHP)对食品功能特性的修饰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超高压处理可引起生物大分子中非共价键的破坏和形成、构象的变化和相变等,从而进一步改变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本研究以小麦淀粉(wheat starch,WS)和大米蛋白水解物(rice p
学位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茶园中的一种鳞翅目害虫,近年来在茶园中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也愈加严重,逐渐成为茶园中的重大潜在害虫。微生物在许多昆虫物种的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茶蚕拥有许多细菌种类,它们可能在宿主的营养、解毒、免疫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到目前为止,对茶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药防治方面,与肠道相关的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还没有被了解,对于
学位
茶是一种广泛消费的饮料,因其各种健康益处和令人愉悦的口味而倍受青睐。茶灌木生长在长期的茶园中,茶园也同样适合杂草持续生长,而这种环境越来越受到除草剂的控制。因此,人们越来越担心茶叶消费者可能会接触到除草剂残留物。草甘膦(Glyphosate,PMG),具有非选择性、高效、廉价等特点,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草铵膦(Glufosinate ammonium,GLU)属于非选择性、广谱触杀型除草
学位
茶是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具有丰富的滋味和健康功效,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黄烷醇类衍生物是茶叶中重要的一类成分,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儿茶素类物质经过人血清白蛋白的储存和运输,到达受体部位发挥功能,儿茶素类物质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可以提高它们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于是我们首先研究了儿茶素类物质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能力和作用机制。但化合物在运输过后能发挥怎样的功效,可以对哪些蛋白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还较少
学位
产地是农产品的一个重要属性,不同产地的农产品对其口感、营养价值及价格均具有直接的影响。茶叶是一种具有地理特征的农产品,产区是中国茶叶最大的特征,这不同于国外立顿茶。随着茶叶竞争的日趋激烈,“小产区”概念成为新的热点,深化了人们对茶叶品质地域差异的认识,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祁门红茶主要产于古徽州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