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为禾本科野牛草属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中部温带和亚热带半干旱地区,具有极强的耐旱、耐热及抗病能力,是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之一,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被广泛应用。收集野牛草野生种质资源并进行遗传评价,对筛选优异野牛草育种材料,建立核心种质资源库,进而培育优良新品种奠定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从野牛草原产地北美大草原61个采集地获得177个优质的野牛草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学水平、倍性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并分析表型、倍性、分子标记和野牛草生境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野牛草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野牛草各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对4个表型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时发现,聚类结果聚为4类,与种群的实际地理分布水平相吻合。 (2)本试验采用流失细胞仪对野牛草种质倍性进行测定,最适合野牛草的流式细胞仪细胞裂解液为硫酸镁细胞裂解液。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中总共有4个倍性,即是二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六倍体。其中四倍体(38.98%)和六倍体(46.89%)数量较多,分布较多,二倍体(2.23%)和五倍体(11.85%)较少。 (3)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177份野牛草种质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本试验中得到的SRAP多态性比率(PPB)为99.84%。基于Nei-Li相似系数(GS)的相似性分析各材料的GS值在0.228~0.885,平均GS值0.465,表明野牛草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有野牛草种质材料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16,即是野牛草各类群间的变异占11.6%,说明野牛草遗传变异主要类群内变异为主。 (4)在野牛草表型形态特征与倍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倍性越高,野牛草表型特征越大。在野牛草表型形态特征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野牛草各表型性状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高温湿润的气候特征下生长的野牛草材料表型特征更大。在野牛草表型形态特征与与SRAP标记基于生态地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各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宽和节间直径的变异主要来自于遗传分化。 综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野牛草种质资源在形态水平、倍性水平和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其遗传变异与广泛的地理分布和环境因子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