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教育在法律上相提并论的分支系统之一,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个人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国家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提出了很多对职业教育发展有利的政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比较薄弱的一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很多困境,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上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术人才依然匮乏。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在国家文本政策繁荣的同时,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阻碍来自于社会歧视问题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与普通教育相比,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本投资歧视;人民大众在选择教育类型时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歧视以及在就业市场上职业院校的学生遭遇的学历歧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读书入仕”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至今仍对民众有着较大的影响,把职业技术活动视为纯粹的体力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其次,现行的教育政策有着对职业教育发展极为不利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教育分流与双轨制中职业教育处于劣势地位;与普通教育相比,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经费投入比例明显偏低,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对职业院校的评估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合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普教相比重视程度相差较大。再次,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教育在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较大程度地照搬了普通教育的模式,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针对职教的社会歧视问题,本文借鉴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提高职教社会认可度的相应对策:要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良好的舆论宣传。
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职业教育和歧视等相关概念作了学术界定,以及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歧视问题的表现,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导致此问题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对消除我国职业教育社会歧视问题的理论依据以及我国现实发展需要的分析,重点表述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公平社会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借鉴了美、日、德等国的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可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