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热渗耦合实验及模拟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源热泵系统因其良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成为开发可再生浅层地温能资源的有效技术。但其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定量计算一直是困扰该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地埋管大部分埋于松散层这一实际情况,以室内物理模型实验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多孔介质有无渗流、渗流速度大小、介质温度变化等影响换热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以粗砂为典型砂样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结果对依托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率定,而后以所建模型对中砂、细砂、粉砂和粘土等4种土样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在干砂与饱和无渗流条件下,实验砂箱内的温度以加热棒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等温线是一组以加热棒为圆心的同心圆。其中,在干砂实验中,温度变化随距离加热棒的远近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距加热棒0~5cm时温度变化曲线呈“对数型”,5~10cm时呈“S型”,10~20cm时呈“线性”变化规律。饱和无渗流时的温度变化规律随距离的变化不明显,但在不同测点的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干砂。(2)在渗流条件下,实验砂箱内的温度不再以加热棒为中心对称分布,等温线是一组椭圆。随着渗流速度与介质温度的增加,加热棒上游测点温度变化量逐渐减小,下游测点温度变化量逐渐增大。(3)根据粗砂的实验结果,对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27%,平均相对误差为1.55%,满足精度要求,可用所建模型对其它砂土类型的多孔介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4)以所建模型对中砂、细砂、粉砂和粘土的换热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中砂、细砂、粉砂和粘土的温度场变化规律与粗砂的实验结果相类似。在相同渗流速度下,粘土与粉砂的换热效果相差不大,优于中砂,中砂优于细砂。
其他文献
管网三维可视化对表现地下管线之间的复杂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都在研究管网三维可视化方法。本文在研究分析了虚拟装配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上最难的事是叩访两极。到南北极是许多人的梦想,那堆砌千万年的壮丽冰川,那奇趣多姿的极地生物,那瑰奇壮丽的地理极限生态极限等景象,无不
本论文在盘石头水库雨、水情实时采集和洪水预报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建设的基础上,开发研究了盘石头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建立了水库洪水调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为盘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日益受到青睐,然而,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运行实践中,堆石的蠕变现象比较明显,由此对坝体特别是对面板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也比较显著。目前,面板堆石坝中有关蠕变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寻找可替代能源作为车用燃料的紧迫性,实现更高效、更清洁的燃烧是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氢能以其清洁性、广泛存在性、永久再
节水是水资源配置供需二次平衡中的主要措施,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的长期有效途径,节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用水浪费、减少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