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日渐完善,促进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然而市场化的改革、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市场有效性这一个理论支点。虽然已有一些学者证明中国资本市场在二十世纪末就已实现弱式有效,但伴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市场的有效性也必将进一步发展。近年,正值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当口,“互联网+”转型成了许多企业谋转型谋发展的重要出路,为全民所关注和重视。可社会对“互联网+”的认识仍是处在经验判断和理论性分析的层面,尚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遂将A股市场中参与“互联网+”转型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切入点,应用事件研究法用市场数据证据研究证实“互联网+”转型有助于传统行业企业的价值提升。同时,针对“互联网+”转型企业中鱼龙混杂、概念炒作横行的特点,研究设计“转型识别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借助“互联网+”转型事件投资金额和事件期间公司高管及重要股东的减持比例这两个指标发现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能够识别出更具有价值的“互联网+”转型企业,并最终通过各样本企业在超额收益率上的差异反映出来。从市场识别行为和市场反应结果两个角度证实我国A股市场已接近半强式有效。并进一步为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方式,也为中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和有效监管提供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