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礼法学的心性论基础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y_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儒心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兼涉前朝心性之学以及宋明儒理气之学,其目的是通过理学心性论视角对法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儒家方式的解读,从而建立新的儒家法哲学话语体系。
  章节的内容: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对程朱礼法体系的简单回顾,本文是在程朱的体系内探讨明儒礼法学的心性论基础,此回顾是必要的前提;二、对古人心性思想的历史考察,用词源考察等方法梳理先民对心性问题的看法,重点是郭店楚简、孟、荀、董关于心性与礼法关系的思考;三、以“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差异为突破口,考察王阳明对朱熹的质疑以及通过“致良知”达到天人的重新一致;四、考察和总结阳明后学在“心即理”上的片面发展对僵化礼法的解构作用以及破而不能重新立的教训;五、考察刘宗周、黄宗羲结合心、气理论,从哲学和政治学两个层次上完成的天人秩序理论基础的重建。
  以上五个部分构成了理本体下礼法的解构和重建过程。旧的分殊被结构,而新的“定在”被设计出来,由此,明儒完成了理学框架内的一个破旧立新的循环。
  本文的创新:
  从古代思想研究的角度,时贤对阳明心学和黄宗羲、王夫之的“启蒙思想”、政治哲学的研究尽管已硕果累累,但是缺乏整体性,割裂心学与政治学为二,未见李贽之狂狷、黄宗羲之“反封建”、王船山之“唯物”是理学自身的逻辑发展。阳明到李贽、黄宗羲在程朱体系内形成了“怀疑—解体—重建”的联系过程,这个过程基本未逾出理气心性的思维框架和儒家的根本价值,是儒学自身的革命。
  本文是本人《程朱礼法学研究》一书的继续,它们一起构成了开放式的礼法学体系,它用宋明理学为时代所呼唤的中国法哲学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在天理的统一框架下,通过心、性、良知的运动,以仁爱之心为礼法奠基,以致良知建立主体愿望与客观性的一致之道,同时为新礼法的展开留出理论空间。
其他文献
人,作为社会实践和哲学思维的主体,是哲学研究的起点与终极关怀点。在当今新时代,为了推进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必要对人重新进行哲学地探讨。  在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中,核心是人性理论。人性论与天道论、人道论等其他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性论研究成果也能扩展、应用于其他哲学领域。如此,能使学者们更加全面地对古代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进行重新审视。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位哲学。清代思想
学位
朱熹曾以“敬”字概括圣贤之学,证诸先秦典籍,大抵不失其正。即以影响孔子甚深的《诗经》与《尚书》而论,“敬”字在《尚书》中凡66见,与“敬”同义的“钦哉”亦出现14次,《诗经》中的“敬”字亦有22次之多。大体言之,诸“德”源自“敬”,复因“敬”而成就诸“德”。中国人文精神的背后,内在动力即为“敬”。表现于外,为“敬谨从事”,对内而言,则是“深切自省”。  “敬”的最早源头,就《诗经》与《尚书》所见,
学位
本篇论文,意在探究范蠡体用不二、即知即行的体用全学,亦即以实用为宗,以实效为重,以实修为要的内圣外王之道。第一章“绪论”,分四节论及历代各领域对范蠡之评价、近人学术研究内涵、质量之回顾,个人研究的动机、目的,以及研究的大纲和参考文献。  第二章乃追本溯源,以承继前人思想为主轴,分两节探讨范蠡的外王功业,第一节“范蠡的天人关系论”,先回顾西周至春秋天人关系之演变,以及老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人观,
学位
如何研究中国智慧型传统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摆在学人面前的严峻挑战。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相关的零星思考,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笔者着眼于中国智慧型传统宗教文化的方法论研究,以《周易》为例,探讨如何研究《周易》以及其他智慧型传统宗教的方法。  《周易》与儒释道等宗教文化的智慧型特征在于,它们承传了一种智者的人生追求。如《周易》之中的圣人、大人与君子,儒家的圣人,道家道教之中的神仙,佛家之中
施米特是德国乃至世界公认的著名公法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不仅如此,他的著述还涉及音乐、诗歌、戏剧等方面。国外研究施米特的著述已经如火如荼,国内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之所以关于施米特的研究在整个世界如此繁荣,就在于施米特对政治、法律等都作了十分独特的理解,他的理解也深刻地揭示出现代社会所呈现出的人类自身难以回避的生存事实,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生存所面临的难以解决的困境。所有这些事实
学位
道德意志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道德意志进行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历史与实践三个方面对道德意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尝试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意志问题的系统理论。  作为道德意识的能动要素,道德意志是指主体在道德活动中,为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根据某种道德原则来支配、调节、控制自己
学位
中国传统“和”文化颇具特色,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和”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曾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古代社会相比,中国现代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传统“和”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在新时代越发凸显,而原来曾在历史上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的部分,也不能很好地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中国传统“和”文化将何去何从?  虽然不
学位
本文缘起于作者早期对技术风险的思考。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和对技术及其本质的反思,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题——技术范型。  在简要回顾冷战后期技术哲学学科制度化进程后,本文指出,学科制度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完成,也没有出现较为一致的或公认的技术哲学研究传统。近30多年来,技术哲学界对技术哲学研究传统重构做出了种种努力,这主要表现在社会技术哲学的努力、工程和人文传统的整合、社会建构论与技术批判理论的整合、
学位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是当前最重要的批评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当西方学界对后现代主义大唱赞歌之时,詹姆逊却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他把后现代主义看作晚期资本主义主导性的文化形式,进而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考察,揭示文化与资本的同一性逻辑及其所扮演的资本全球肆虐的帮凶角色。笔者认为,反潮流的理论表述
学位
文化本质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又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  从理论层面而言,学界长期以来在文化本质问题上歧见纷呈,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化问题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另一方面乃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视野与方法的多维性。因此,确立一种较为统一与科学的关于文化本质的认识,尤其是确立一个分析文化现象的更为合理、有效的理论视野与方法论原则,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马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