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4日起,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预示着我国进入了全面铺开改革的阶段,在扩大市场流通性、增加市场整体投资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由于股权集中而引发的问题,比如与大股东相关的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内幕交易、欺诈客户等恶劣行为,目前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大股东资金占用是指在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凭借着其自身拥有的上市公司控制权,通过直接占用、自身及其关联方与公司进行的关联交易、借款担保等方式,占有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然而,这种由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导致的损害上市公司整体利益甚至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现象已经不容忽视。根据代理理论,审计师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外部监督机制,应该能够有效的识别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本文将在大股东资金占用这个问题上,从审计质量角度研究其质量高低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现象的抑制作用,探索随着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的提高,高审计质量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遏制程度的高低,并将总体样本进一步拆分成国有样本和非国有样本两个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据我国沪深两市中5750家上市公司在2010-201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审计质量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影响。在本文中采用了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高质量审计的衡量指标,这也是本文相比于其他选用国际“四大”、事务所规模作为高质量审计衡量指标的一大创新之处,此外,在文中的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替换了解释变量,选取事务所是否为“八大”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进行检验;其次,本文引入了两权分离度和审计质量的交叉项,着重研究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审计质量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现象的抑制作用的强弱关系,随后又进一步将全样本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站在公司治理的视角,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对减少大股东资金占用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在分析实证结果之后,本文得出:审计质量与大股东占用资金呈负相关关系;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制企业的审计机制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强,也就是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增大,外部审计对于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抑制作用更强;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制企业中高质量审计降低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作用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加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