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历来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知道,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属于财政分权两大类中的第一类问题,即“要不要分权”的问题。以往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出本身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即自Barro(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之后,大部分研究都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出的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然而,从财政支出的用途及特性考虑,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不止限于本地区内,即财政支出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中归纳了有关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相关理论。并重点阐述了“标尺竞争(yardstick competition)”理论(Besley和Case,1995)在支出竞争中的研究。第二章中,在分权框架下,将相邻地区财政支出引入两级政府的基本模型中,并构造溢出程度来度量支出竞争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利用该模型从理论上考察了相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稳态处的经济增长变化率。在第三章中,本文构建了适合研究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模型;并对变量、数据选取进行说明,并从统计角度分析原始数据。同时,定义四种不同的相邻关系,构造总量及人均相邻财政支出指标。第四章的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受到相邻财政支出显著为正的影响,且主要集中在地理相邻的省份之间。而不同区域则呈现不同方向的溢出效应。其中,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利于带动周边省份的经济增长,而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不显著。本文发现:中国省级财政支出存在显著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不仅可以从财政支出角度来解释“经济圈”现象,也为地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新的见解。为财政支出(或者说政府)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理论及实证论据!传统的研究方法缺乏全面的考虑;因而本文在第四章实证部分使用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分析。并通过添加控制变量及分地区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当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还并不完善,并没有处理好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