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磁共振特征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学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尽管本病的发病率较低,但其预后差异较大,即使予以积极治疗,长期的随访研究显示仍有近1/3的患者将遗留永久性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本病如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其致残率将大幅降低。本课题以ATM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探讨ATM首次发作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协助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方法根据2002年横贯性脊髓炎联盟工作组(transverse myelitis consortium working group,TMCWG)制定的ATM的诊断标准,选取符合诊断及临床资料完整的56例AT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全部患者满足至少2年的随访结果以协助最终诊断。回顾性分析ATM患者首次发作的临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1)56例ATM患者首次发作后必须至少1次随访并随访时间超过2年,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19例(19/56,33.9%),视神经脊髓炎(NMO)10例(10/56,17.9%),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3/56,5.4%),类感染病因4例(4/56,7.1%),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20例(20/56,35.7%)。2)所有患者均有脊髓病变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深浅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MRI特征:颈髓18例,胸髓17例,颈胸髓受累13例,胸腰髓受累8例;33例病变脊髓轻度肿胀,23例脊髓形态未见异常;病灶平均长度为4.7个脊髓节段,病灶占据脊髓2/3以上横断面积29例,27例占据面积小于脊髓横断面的2/3;15例脊髓病变区无强化,41例病变区呈条状、斑片状等强化。结论结合临床和MRI影像特征,有利于AT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分析中期因子(Midkine,MK)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葡萄胎组织、侵蚀性葡萄胎组织及绒毛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探讨MK高度表达与滋养细胞恶性潜能的关系;(2)通过比
思想政治课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德育课,应该触及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领域,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让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与学之中释放
目的:初步探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发作间期动态磁敏感灌注加权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SC)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
案例琳达是天益油脂(天津)公司市场部经理的秘书。这天上午,上司从总经理办公室回来后对琳达说:“我想一个人安静地思考些问题,要离开办公室一会儿。”上司离开后,琳达对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