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_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增加大规模的建设用地,以此用于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的集约、优化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依据区位理论、新型城镇化等基础理论,文章采用定量与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安市全域及下辖的9区4县等13个行政单元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空间布局情况,探讨了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在数量、结构和布局方面的演变规律。并结合人口、经济等统计数据综合对比研究,讨论了西安市各区(县)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1)十余年间城乡建设用地占全市范围内建设用地的比重较大且变化较为显著,且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有所改变;同时,13个行政单元间及内部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差异较大,不同时间段的用地类型扩张的速度不同。(2)从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弹性指数(PEI1)来看,城三区土地利用效益较高,其他区域均为低效扩张型;从非农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弹性指数(PEI2)来看,城三区城镇工矿用地利用趋于集约,其他地区均为低效或粗放扩张型,整体来看,城镇工矿用地利用水平较低;各区(县)农村居民点的利用趋势类型差异较大,整体利用效益较为低下。从经济指标单位城乡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EEI1)、单位城乡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弹性指数(EEI2)来看,西安市二三产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大于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速度,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度有所提高,主要以挖掘发展型和集约扩张型为主,土地利用潜力较大。(3)不同时期政策制度和城市规划引导了城市扩展的方向和模式,而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则是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根本源动力。在城镇发展新形势下,针对优化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目标,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制定和落实增减挂钩的政策措施,城市布局趋向于紧凑型,重视旧城改造,转变产业模式,建立现代城镇空间发展的管治机制。
其他文献
荥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湖泊,是我国经典地理著作《禹贡》记载的湖泊之一,其产生年代、形成环境及地理位置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以文献记载为线索,通过野外实地调查,
<正>贵州省纳雍县是个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的内陆县。近年来,纳雍县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抓手,立足优势,创新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特
针对特种轴承外圈滚道局部冷酸洗检验的要求,采用槽式冷酸洗检验滚道表面缺陷,设计了局部酸洗防护装置,解决了特种轴承外圈滚道面局部冷酸洗的问题,实现了滚道表面进行酸洗检
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世界经济格局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
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效果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却在逐渐扩大,教育质量提高缓慢。如
7月19日,由交通运输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养路工”公益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徐工集团副总裁孙建忠等领导共
内蒙古索伦嘎新闻中心(包括《索伦嘎》杂志和“索伦嘎网”,以下简称中心)承担着内蒙古乃至中国的对外宣传任务,它对于树立我国国家形象,尤其是沟通中蒙两国关系,加强与蒙古国的
语文作业能提高语文教育的成效,能传承我国的精神文化,能促进学校管理的改革,能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能引导学生终身学习。但现今语文作业的这些功能并没有彻底实现,本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转向国内投资和消费上,而拉动消费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目前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重要难题,农村地区需求增长更是缓慢,扩大农村内
<正>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论体系的思考目前统计学界大部分意见都承认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的手段,它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