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写作框架如下图所示:支架之一是关于教科书的本体研究,这部分论述结合了教科书的发展历史,综合了相关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得出教科书其实就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文本的论点,同时在这部分还分析了教科书的属性,辩证地考查了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教科书结构是理论系统、表达系统和作业系统的统一。支架之二是关于一般教育评价理论的反思,论文指出了评价的原罪,即其隐含的“科学性”、“权威性”、“客观性”和“本质观”的假设,指出了从评价走向分析的必然性,并进一步解析了“分析”的涵义,这部分内容也是本文的核心思想。支架之三是关于现有的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理论的反思,论文介绍了当前有关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研究的成果,进而反思了教科书分析的原则、视角、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教科书分析概念,即教科书分析就是对教科书的理论系统、表达系统和作业系统进行基础性分析、适应性分析和发展性分析。如果前述内容象一个三脚架的话,那么相机就是“教科书分析框架建设”,在前面三个支架的基础上,这部分内容进一步揉入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背景,具体提出了上述基础性、适应性和发展性分析的框架。同时各科教科书分析不仅有其共性,更有其特殊性,本文将从中美社会科教科书比较研究的角度,范例性地进行教科书分析,以进一步明晰我的教科书分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