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就是数值,是人类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发现客观规律、解决矛盾的基础素材。数据是一个恒远的概念,自从有了这个世界也就有了数据,但也受制于人类数据利用意识、利用能力的发展。在思想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之下,今天的人们已经有意识,也有条件去获得人类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所留下的海量且繁杂的数字轨迹。这些数字轨迹记录着世界发展的脉络、规律和特征,记录着人们的行为、情感和喜好,比之前更加庞大、细腻乃至全息,也更加复杂、凌乱乃至潜在,从而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大数据”。大数据是用来形容数据规模、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层级的概念,意在表达相对于传统阶段,今天的数据的数据获取、处理和利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大数据是人类数据利用意识和利用能力提升的直接结果,既是对数据数量的一种表达,也是人类数据利用水平的层次跃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自身能力也被进一步释放,在认识世界、改变生活的过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成为了大家争相获取的重要资源。既是资源,又存在竞争,数据的获取势必存在着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有类似社会分工机制等天然因素造成的,也有无序竞争、利益驱使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当下,数据拥有量、分析能力、影响能力上的“马太效应”正在孕育,其带来的数据占用严重不平衡形成了“数据垄断”,并日益成为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度研究的重要问题。数据垄断产生的主要原因源自各方三个维度的不对称,一是数据资源基础不对称,二是数据获取能力不对称,三是数据利用层次不对称。数据垄断存在诸多危害,主要包括:引发社会公众对数据盲目崇拜、引发数据的社会纠错机制缺失以及引发利益相关者数据操纵欲望,等等。因此,学界和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数据垄断问题,从哲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视角对其深入研究,综合治理。就现阶段来看,可主要以增强数据掌握者的数据透明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者的公平公正意识、增强社会公众的数据素养意识等三个方面为主要抓手加以治理,以实现保障数据公平、促进数据挖掘和享受数据之便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