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伴随着农地产权变更与权能重组,由于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的流失就成为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其根源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法律制度的有力、有效配合。法律制度和谐是社会和谐之根本,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根本所在,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进行法律制度安排,既能使新型城镇化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保障农民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农村土地与农民利益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法制化、发展化、体系化的法律制度安排。首先,本研究将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法学理论中的平等生存权与发展权理论、农地发展权和宏观调控理论,以及经济学上的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进行体系化梳理,特别地,将制度中关于农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以及农地征收的规定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逐渐扩展,并能自由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历了制度上的全面禁止到局部放开的变化;征地制度的变化仅在于补偿额度,但始终有补偿上限的限制。总之,农民土地权益完全依附于制度的安排,随制度变化而变化;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在绝对损失过程中相对在增加,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制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也当然遵循城镇化战略。然后,农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地征收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的现状进行研究,得出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农地流转、抵押和入股权能受限、“三权分置”的法律化滞后、流转法律程序不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法律规定滞后、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受限;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法律程序不完善等。再次,由于农地流转是现有体制下实现、发展与保障土地权益的最佳选择,重点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视角进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实证调研,为完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提供实践基础。实证剖析农地流转实践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价格生成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用途改变、流转融资难等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确权不确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合同违约、农地过度集中等影响农民土地权益进而危害土地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与社会安全的风险。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第一方面:首先,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法律化的“三权分设”,流转、抵押和入股的权能复归,农地经营权主体的市场准入,流转价格指导制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复归等;其次,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创新,包括农地流转股权定额保障金制度、农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以及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可操作性的具体立法选择。第二方面:借鉴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国际经验,进行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严格限制征地权,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注重界定土地征收目的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改革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第三方面: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配套法律制度,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农地流转信息规制制度、多元土地纠纷化解制度。
其他文献
根据MTI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译者选择了《自行车旅行1》一书作为翻译文本,该书共收录了金薰先生的29篇随笔,译者节选其中9篇随笔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分别为《山花烂漫的海岸线》、《倾听泥土之歌》、《入土为安》、《向秋色进发》、《五月的森林》、《永生之林》、《年轮与车轮》、《万倾江》、《时光田》。节选的随笔内容以作者为第一视角,记录作者骑自行车游览全国各地时的点滴故事与感悟,以独特的文笔和流畅华丽的文体
为筛选小麦赤霉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对来自福建的小麦内生拮抗菌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菌株均为芽孢杆菌,对小麦赤霉病都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J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在提高人们生活效率与便捷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石油消耗等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推动节能减排和和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配套的充电设施是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必要条件,因此,充电站(桩)的建设和布局是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通过合适的战略定位与实施来促进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桩企共同面
模型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符合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各国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之一。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将“开发与使用模型”作为“科学与工程实践”维度的八
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已经为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在土木工程行业,由于引入的时间相对较晚,所以目前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待解决。要想将BIM技术应用于桥梁工程中,往往只依靠一个BIM软件甚至一类BIM软件是不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各种软件相配合、协同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由于目前市场上的BIM软件多达上百种,因此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的选用问题。随着工程项目规模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建设周期的增长
作为支柱型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企业一直都是国家与人民最关注的焦点。其发展的健康性与稳定性关系着国泰民生。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经营中不仅存在盈利能力减弱、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竞争能力差等问题,而且各个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还要兼顾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与趋势。因此,我国房地产企业若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率进行有效地评估。那么怎样定义企业的经营效率,房地产企业经营效
近年来,尽管在伦理学领域也有学者涉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民道德问题的研究,但是总体上看,伦理学对乡村的关注仍然是十分欠缺的,从经济伦理视角深入研究乡村伦理的学者和成果更
【摘要】目的:探析壮医治疗呼吸道肿瘤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文献和著作中收集壮医治疗呼吸道肿瘤的方药,统一规范药名,建立药物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法对壮医治疗呼吸道肿瘤用药的使用频次、功效和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夏枯草等11味壮药使用频数达15次以上;寒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达54.76%,其次为平缓药和温性药,分别占15.96%、11.93%;用药类别频数排前三位为解毒药、通
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了研究晋西北水生态承载力状况,选取晋西北右玉县17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
研究背景与目的:最新的流行病学结果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约占80-85%。近年来,尽管在肺癌综合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