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梗后心功能及心肌动作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兔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第一节兔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目的:利用开胸结扎兔左前降支,制备兔心梗模型。方法:38只清洁级大白兔来源于疾病控制中心的动物实验中心,体重在2.2-3.0kg,随机分为两组。心肌梗死未治疗组18只(对照组),心梗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组20只(G-CSF组)。在常规麻醉下,于左侧开胸并机械通气,暴露心脏,于左心耳与心尖连线1/2结扎左前降支,以心电图Ⅰ、aVL、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为手术成功标志,关闭胸腔。G-CSF组术后24小时皮下注射G-CSF10ug/kg/d5天;对照组术后24小时给予0.1ml/Kg生理盐水皮下注射5天。手术后两组均给予青霉素40万单位皮下注射3天以预防感染。结果:38只大白兔均成功制作在体心肌梗死模型。但其中一只术后因腹泻死亡,余均存活,并根据不同时间段检测完后处死动物。结论:利用结扎左前降支能制备较稳定的兔心梗模型。第二节外周血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目的: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对外周血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在心梗前,心梗第7天及第14天,分别白兔耳静脉采血0.5ml及1.5ml,利用血常规自动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及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 (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外周血细胞计数:G-CSF组内比较,心梗后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为(11.3+4.83)×109/L,中性粒细胞(N)为(8.44+2.90)×109/L,单核细胞(M):(1.20+0.91)×109/L较心梗前WBC:(6.12±0.27)×109/L,N:(4.20±0.20)×109/L, M:(0.39±0.07)×109/L;心梗后14天WBC:(8.31±2.50)×109/L,N:(6.07±1.80)×109/L,M:(0.49+0.20)×109/L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红细胞(RBC)在心梗后7天有轻度下降、淋巴细胞(L)、血小板(PLT)有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心梗后7天WBC (6.86±0.67)×109/L,M:(0.49±0.17)×109/L较心梗前WBC:(6.32±0.31)×109/L,M:(0.42±0.03)×109/L;心梗后14天WBC:(6.36±0.67)×109/L, M:(0.40±0.11)×109/L有轻度升高,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中性粒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BC、L、PLT与G-CSF组呈现相同规律。组间比较,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在心梗后7天,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WBC、N、M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心梗后14天,两组WBC、N、M有所回落,但G-CSF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L、RBC差异无显著性(P>0.05),PLT在心梗后7天,两组均有轻度升高,对照组大于G-CS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梗后14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细胞因子的变化:①HsCRP:在G-CSF组内比较:在心梗后7天为(7.32±2.32)ug/mL较心梗前(1.22±0.36)ug/mL和心梗后第14天(2.02±1.57)ug/mL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梗后14天仍高于梗前(P<0.05);在对照组组内:在心梗后7天为(6.53+1.21) ug/mL较心梗前(130±0.22) ug/mL和心梗后第14天(4.12+0.68) ug/mL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梗后14天仍高于梗前(P<0.05);而两组间比较,梗前两组数值无明显差别(P>0.05),在心梗后7天,G-CSF组HsCRP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心梗后14天,两组数值均有下降,但未达正常值,且G-CSF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NNF-a:在G-CSF组内比较:在心梗后7天为(80.1±40.1) pg/mL较心梗前(46.1+22.4)pg/mL有明显的升高(P<0.05),心梗后第14天(40.9±17.7)pg/mL已恢复正常;在对照组组内,在心梗后7天为(74.4±39.1)pg/mL较心梗前(42.3±16.3)pg/mL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梗后第14天为(53.2+14.8)pg/mL有明显回落,但仍高于正常(P<0.05)。而两组间比较,梗前两组数值无明显差别(P>0.05),在心梗后7天,TNF-α在G-CSF组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心梗后14天,两组数值均有下降,G-CSF组已正常,且G-CSF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CSF能促进心梗急性期外周血WBC、N、M的明显升高,并对急性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有轻度影响,重要的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尽早恢复,这种变化有利于急性期对坏死组织的吞噬及修复。第二部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兔心梗后心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G-CSF对兔心梗后心功能及结构重塑的影响。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在兔心梗模型制备前及制备后10天、60天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轴缩短率(FS)、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等的变化。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两组兔心梗前、心梗后2小时、10天、60天不同时间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1.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心梗前,LVEF、FS、LVESD、LVEDD、LAD、 LVPWT、IVST在G-CSF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梗后10天,各项心功能指数均有变化,G-CSF组LVEF为(70.3+9.4)%明显高于对照组(58.2+13.7)%,差异有显著性(P<0.05)。G-CSF组FS为(39.2+6.4)%明显高于对照组(28.7+11.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LVESD,LVEDD均较心梗前有增加,LVESD在G-CSF组为(7.1+1.8)mm增加不明显,对照组为(10.2±2.1) 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DD亦有轻度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LVPWT在对照组为(3.01±0.63)mm较心梗前(2.88±0.20)mm有升高(P<0.05),与G-CSF组(2.83+0.04)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VST在对照组为(2.79±0.67)mm, G-CSF组为(2.67±0.17) mm,两组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心梗后60天,在G-CSF组LVEF:(73.6±3.7)%、FS:(43.5±3.7)%. LVESD:(7.90±0.3)mm、LVEDD:(14.1±0.8)mm、LAD:(7.14±0.24)mm、LVPWT:(2.98±0.25) mm、IVST:(2.91±0.19) mm;目应的对照组分别为LVEF(60.1±12.0)%、 FS:(33.1±9.3)%、LVESD:(10.1±1.6) mm、LVEDD:(15.1±1.0) mm、LAD:(8.90±0.91)mm、LVPWT:(3.37±0.44)mm、IVST:(3.28±0.42)mm,除LVEDD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在G-CSF组各项指标恢复更快。2.血浆脑钠肽:在心梗前,两组脑钠肽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心梗后2小时迅速上升,十几倍于心梗前,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梗后10天两组脑钠肽水平较心梗前均有升高,但较心梗2小时所回落,G-CSF组下降更明显,G-CSF组为(113.38±39.40)pg/mL,对照组为(325.35±96.14)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梗后60天,两组数值均有继续下降,G-CSF组为:(34.90±13.90)pg/ml,对照组为(150.14±37.15) pg/mL, G-CSF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G-CSF组更接近心梗前水平,对照组BNP水平仍较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CSF治疗可明显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并维持至慢性期,同时减少心脏结构的重塑,脑钠肽的变化提示G-CSF能改善远期预后。第三部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兔心肌梗死不同部位动作电位、跨壁复极离散度及室颤阈值的影响目的:探讨G-CSF对兔梗死不同区域及时间的动作电位时程、跨壁复极离散度及室颤阈值的影响。方法:兔梗后7天、14天、30天、60天部分家兔再次开胸(为避免反复开胸导致损害),7天、14天治疗组分别于30天、60天再开胸,G-CSF组各10只,对照组各9只,常规麻醉,心电监护,开胸。以结扎点下左侧3mm内为梗死记录区(梗死区)、梗死苍白边缘外侧3mm内为周边区、结扎线上左外侧3mm外为外围未梗死区(外围区),记录三层动作电位时程。以0.1~0.3mL10%甲醛可逆性抑制窦房结,将双极起搏电极固定于右心房高位起搏(基础周长为200ms),纪录梗死区、周边区、外围区动作电位MAP50, MAP90(MAP50定义为MAP起始至复极完成50%,MAP90为MAP起始至复极完成90%)。在心梗后7天及14天,在梗死周边区,测定内中外膜MAP90,TDR90为三层心肌最长MAP90与最短MAP90之差,数据信号存于多道生理记录仪分析。在心梗30天,在两组梗死周边区中膜动作电位记录处给予短阵高强度刺激,逐步增加电压,以引起大于20秒室颤的最低电压为室颤阈值。结果:在中膜,梗前两组动作电位无明显差异,心梗后30分钟,心梗区APD50在G-CSF组下降至(64.5±3.4)ms,在对照组下降至(66.3±1.2)ms,下降幅度较大,且基本相同,接近45-5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PD90在G-CSF组为(86.3±1.3)ms,对照组为(87.0±2.2) ms,与APD50变化基本规律相同。在梗死周边区APD50在G-CSF组和对照组下降幅度亦较大,周边区G-CSF组APD50为(75.5±4.9)ms、对照组为(76.7±3.1)ms较心梗前下降约3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PD90变化幅度及规律基本相同,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围区G-CSF组APD50为(92.3±3.4)ms、对照组为(90.1±5.2)ms,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梗后第7天,动作电位时程有明显恢复,特别是在周边区G-CSF组APD50自心梗30min的(75.5±4.9)ms恢复至106.9+3.9ms,(P<0.05);对照组亦有所恢复自心梗30min的(76.7±3.1)ms恢复至(89.2±2.1)ms,(P>0.05), 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APD90亦出现相同的规律,说明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主要发生在前半程。心梗后14天,MAP值在周边区及外围区均进一步恢复,G-CSF组周边区APD50(114.1±3.3)ms、外围区APDso(116.1±5.3)ms已接近正常;而对照组亦有所恢复,但周边区APD50(93.2±4.6) ms,外围区(98.6+3.5)ms,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APD90亦出现相同的规律。心梗后30天,G-CSF组在外围区APD50. APD90已恢复正常。但对照组仍有缩短,但在心梗后60天,外围区、周边区两组APD50、APD90无明显差别,在梗死区,G-CSF治疗组较对照组APD50、APD90亦有恢复(P>0.05)。心梗后30分钟,在心梗区、周边区、外围区无论是内膜、中膜还是外膜,动作电位的时程均有缩短,但缩短最多的在中膜。周边区APD90在心梗后7天及14天中膜动作电位在G-CSF组得到迅速恢复,而对照组则恢复较慢。梗后7天,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在周边区G-CSF组(14.7±5.1)ms较对照组(26.5±6.1)ms有明显的缩短,在第14天进一步缩短至(6.4±2.1)ms较对照组(23.6±7.9)ms有明显差异(P<0.05)。心梗后30天,在梗死的周边区,G-CSF组室颤阈值(VFT)为(18.2±2.9) V,对照组为(14.6±1.5) V, G-CSF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G-CSF能促进动作电位的恢复,延长急性及亚急性期中膜APD时程,减少TDR,并能提高VFT。
其他文献
在正畸治疗的临床过程中常常能观察到牙龈红肿、出血等牙周组织炎症症状。如何避免和控制正畸过程中的牙周组织疾患风险是困扰正畸医生的一大难题。传统固定矫治装置,如托槽、带环、结扎丝等,会增加牙面与龈缘区的清洁难度,从而促使局部菌斑的聚集,危害牙周、牙体组织。无托槽隐形矫治作为一种新兴的矫治技术,因其美观性佳、方便舒适、便于摘带等优点而备受患者青睐。尽管患者可以摘掉隐形矫治器清洗并进行口腔卫生维护,然而在
介绍了一种对內燃机零件工作表面进行强化修复时形成气热涂层的科学生产方法。该方法在生产中已得到了应用。对包括曲轴、分配轴、活塞环、轴衬、叉形接头、推杆、摇臂等的內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大,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我国一直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且现有的征地补偿体制尚不合理,与此同时,在保护失地农民基本权益方面的保障也未能完善。根据
合作社是弱势劳动人民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改变被动社会地位,达到谋求共同的经济利益等目的,通过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入股的方式,自愿联合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截止到今日,距离
目的 评价中成药口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
近几年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态势越发迅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这就使得监管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国外的监管经验,对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探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二三十年间,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其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从而我们对企业资产重组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国家责任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履行国家责任必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法治观念
小说《长恨歌》是作家王安忆的代表作品,以跨越40年岁月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上海小姐”王琦瑶传奇坎坷的一生。作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长恨歌》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
由于欠发达县域硬件的滞后及其在短期内根本改善的极度困难 ,软环境的改善便成为加入WTO后最为现实的战略选择。政府模式是影响县域区域竞争力的最核心的软环境。以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