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毛细管尖端自组装纳米多孔结构的制备与电化学、光谱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尺寸小于100 nm的通道或孔状结构统称为纳米通道或纳米孔。在纳米孔中,分子与孔壁的作用力凸显,表现出与宏观体系迥异的物质输运特性,在DNA测序、单分子分析、仿生智能传感、药物智能控释以及生化物质的分离与检测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研究纳米通道特性方面,单纳米孔或纳米通道显示出较多优势。玻璃纳米孔因其制备简单而常被采用,研究表明,采用激光拉制仪可成功制备内径大于50 nm的纳米管,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但拉制小于50 nm内径的纳米管则遇到较多问题,如重现性难以控制,成功率不高,尤其是拉制内径为10 nm以下的玻璃纳米管时成功率非常低。为解决小内径玻璃纳米管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利用金纳米粒子在纳米毛细管尖端的自组装过程形成间隙小于10nm的多孔纳米结构的新方法,并研究了所制备的多孔纳米结构的电化学整流特性以及其拉曼光谱增强特性。本论文共分为四章,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综述了纳米孔、自组装与拉曼增强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设计思路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描述了利用双巯基化合物将金纳米粒子在纳米尺寸玻璃毛细管端的自组装方法,并提出了如何用1,3-丙二硫醇、1,6-己二硫醇和1,9-壬二硫醇作为交联剂实现对纳米通道尺寸的精确调控。讨论了自组装时间对形成的金球直径的影响。  第三章描述了纳米毛细管尖端自组装金球的电化学特性。以1,9-壬二硫醇(1.34 nm)、1,6-己二硫醇(0.95 nm)、1,3-丙二硫醇(0.58 nm)为交联剂组装的金球中的纳米通道,研究了纳米通道尺寸与离子整流的相关性。  第四章探索了纳米毛细管尖端自组装金球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性在分子离子分析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实验以1,3-丙二硫醇、1,6-己二硫醇、1,9-壬二硫醇交联剂组装在纳米毛细管尖端的金球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质,提出了高灵敏分析生物分子谷胱甘肽、爆炸物DNT及过渡金属离子(Fe3+、Pb2+、Zn2+、Cu2+、Ni2+)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新方法。
其他文献
具有特定形貌的基于π-共轭分子的纳米组装体被视为连接超分子化学和先进材料科学的重要桥梁。基于π-共轭分子的超分子纳米结构在众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超分子电子学
该文对使用本体法SAN树脂替代悬浮法SAN珠粒制造ABS树脂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即首先进行小型试验,然后进行工业试验,证明本体法SAN树脂可用于ABS树脂的制造.本体法SAN树脂
信号处理技术是化学计量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重叠峰的分辨以及含噪声信号的处理是则是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重点.目前的重峰分辨技术,如曲线拟合与Fourier 变换去卷
每个地域的剪纸传承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境遇与创作风格,每一个艺人也有属于自己不同的艺术之路。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2014年11月,山西师范大学10位研究生吕梁市在中阳县调查
The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CBM) in China poses great difficulties because of high investments, low produc- tion and high risks. So a study of the econo
该文合成了新型单茂钛化合物五甲基茂基三烯丙氧钛[Cp*Ti(OCH-CH=CH)]和各种改性的甲基铝氧烷(mMAO),将它们组成的均相催化体系催化惭烯、丙烯均聚合及乙-丙共聚合.详细研究
该论文采用二步法,以PO,水,磷酸溶液和聚磷酸当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 质为磷酸化试剂合成了高单酯含量、低磷酸含量的高碳醇磷酸酯.与传统的PO法和POCL法相比,它克服了前者有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并提出了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这对于全面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
在该论文中,作者主要作了如下工和:1.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了示波计时电信信号图的特征峰,研究了小波变换改善示波计时电位信号时的参数选择,指出利用小波变换去降示波计时电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