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动静态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是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乱向分布的细短钢纤维而形成的多相多组份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防护工程中。实际使用中,钢纤维混凝土结构除用于承受正常设计载荷(通常是准静态荷载,蠕变载荷)外,往往还要承受各种急剧变化的强动荷载。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在各种载荷(准静态、动态和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经济和军事价值。   本文对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特性的国内外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材料单轴抗压(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变等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效应,列出不同学者总结的单轴压缩(拉伸)条件下的多种关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变等应变率相关经验公式。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三轴压缩实验,研究三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获得了材料轴向抗压强度与围压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围压对材料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围压的不断提高,材料轴向抗压强度得到提高,其值与围压满足二次曲线关系,材料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转化为塑性失效。   在充分考虑了波形整形技术和应力均匀性等环节基础上,采用Φ75mm大口径SHPB系统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动态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率对材料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钢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破坏特性的影响,获得了钢纤维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和吸能能力与应变率的关系。进行了体积率分别为0、0.75%和1.5%三种钢纤维混凝土的准静态圆盘劈裂实验,获得了准静态抗拉强度。基于线弹性和一维应力波假定,采用Φ75mm大口径SHPB系统,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一维杆上的层裂实验,得到了材料的层裂强度,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抗拉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
其他文献
压电材料具有优越的力电双向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和激励器等智能器件,目前在众多的科学和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航天工程,自动监控检测系统,能源领域,海洋探测甚至在生物技术应
在载人登月飞行过程中,组合体会发生多次分离和对接,形成多种构型,还会进行地月转移轨道动力飞行等较为明显的姿态变化、速度变化和轨道机动,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选取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薄膜材料应用日益广泛。从家用电器到航空航天,薄膜材料的应用已经延伸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许多仪器设备中,具有薄膜-基底结构的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薄膜-基底机构的失稳破坏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正因为如此,屈曲——这种薄膜材料中最常见的破坏形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静态载荷下薄膜试件的屈曲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研究都已经取得了很多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检修、带电作业工作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尚属于空白阶段,虽然之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800kV带电作业基本技术理论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但是研究始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箱形截面由于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因而在现代桥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箱型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特性和当前的控制方法,在参考当前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及结合二者优势深入研究了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PMSM的应用。通过MATLAB软件的仿真试验分析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存在的缺陷即抖振带来的危害,指数趋近率可以有效地减弱抖振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不是消除抖振的控制策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界自然进化和自然遗传机制的搜索算法,它不对所要求解问题的实际决策变量直接进行操作,而是仅用适应度函数作为评价标准来进行搜索,不需要导数或其他辅助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一种高效的绿色能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其安装简单、高效洁净、功率密度大、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日益成为分布式电源系统最有前景的能源技术之一,从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中小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燃料电池本机输出电压一般不高,且由于燃料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其输出的直流电压明显地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功率变换是其重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以致导致了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BIM具有很多的优点,不但可以满足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需求,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提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