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人类因素在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中的贡献率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vince_yang_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覆盖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影响植被覆盖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最为主要的因素。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研究该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未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1982-2006年NOAA/AVHRR-NDVI长时间连续序列数据集和同期降水、气温数据,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及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研究植被覆盖和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存在低估人类贡献率而高估气候因素贡献率缺陷的常规回归残差趋势法进行改进,建立植被响应气候变化的去趋势回归模型,进而得到基于该模型的改进残差趋势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评估气候和人类因素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中的贡献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地区植被NDVI值由北至南、自西向东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黄土高原地区1982-2006年年均植被NDVI值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有所改善。植被NDVI值变化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且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也不相同。(3)黄土高原地区1982-2006年降水量总体有所减少,但趋势并不显著。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多雨、西北干旱,山区降水量大于平原地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降水整体呈正相关,局部地区出现负相关。(4)黄土高原1982-2006年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平均增温速率存在空间差异。植被覆盖与气温相关性不明显,整体呈负相关,表明气温不是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5)利用基于植被响应气候变化去趋势回归模型的改进残差趋势法分析得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类活动,其贡献率为86%,占主导地位,气候因素影响较弱。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等人为干预植被措施的积极恢复效应正在逐渐呈现。(6)改进残差趋势法相比残差趋势法对人类活动作用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弥补了残差趋势法低估人类活动贡献率,高估气候因素贡献率的缺陷。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影像,有效验证了改进残差趋势法的分析结果,充分说明改进残差趋势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其他文献
9月23日,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开展长江流域鲟鱼捕捞鉴定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要求沿江相关机构加强对外来鲟鱼的捕捞,并“充分动员全社会
现代小说演变的轨迹现代小说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自问世至今己历经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小说大体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第一次是世纪初20年代,中国作家借鉴西方小说形式,中国小
跳汰机排料自动控制调节的过程也是精煤污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波动,会造成产品的数量损失。通过分析波兰跳汰机的排料系统,提出增设随浮标而动的随动溢流截是保证精煤质量和
内源或外源性嘌呤类物质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生成次黄嘌呤,再经黄嘌呤氧化酶转化为尿酸。人类缺乏尿酸酶,无法将尿酸分解为溶解度更高的尿囊素,因此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
设计并完成60个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利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对设计强度等级为C30,C40的2种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应变速率为10-5/s~10-2/s范围内的单轴受压本构关系试验,得到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选煤专业普及应用CAD并大力提高其行业应用水平,本文论述了以AutoCAD作为软件平台的必要性。
结合目前实行的《煤炭工业选煤厂设计规范》中对选煤厂介质与煤泥水系统渣浆泵的备用的规定,就渣浆泵在这两个系统应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目的为进一步认清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提高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近3年来治疗的8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并对从中发现的50例合并皮肤病变患者进
目的本研究基于CBCT数据的三维模型重建与配准技术以及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拟技术,探究成人上颌骨宽度不足(Maxillary transverse deficiency,MTD)患者应用上颌骨性扩弓器(Max